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7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7篇
法律   20篇
中国共产党   50篇
中国政治   120篇
政治理论   7篇
综合类   1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陈鲁民 《前线》2008,(1):64-64
近来,民生“五有”——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成为人们关心、热议的一大话题。笔者与众人一样,对“五有”也神往不已。笔者长年写杂文,多为针砭时弊之作,赞歌轻易不唱。  相似文献   
172.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并强调“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可以说,这是近年来我国强调民生政策的延续,充分凸现出党执政为民的基本理念。在推进改善民生实际工作中,存在着政府大包大揽,旧体制回归倾向,应引起高度重视。当前,解决民生问题的关键是科学进行政府职能定位,注重靠机制改善民生。  相似文献   
173.
强化就业保障 推进“劳有所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倪士俊 《群众》2008,(7):75-76
十七大报告指出,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近年来,江都市委、市政府从“劳有所得”这个老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入手,不断强化就业保障,努力加快和谐进程。  相似文献   
174.
文秀 《党的建设》2022,(1):54-55
2001年10月15日,时任福建省省长的习近平给适逢88岁"米寿"的父亲习仲勋写了一封情深意切、大义微言的"拜寿信".习近平母亲齐心说:"这封信,既是近平本人并代表儿女们对父亲真实情感的流露,也是一个革命后代继承先辈精神的誓言."在这封信中,习近平深有感触地写道:"我们从小就是在父亲的这种教育下,养成勤俭持家习惯的.这...  相似文献   
175.
过去,我们农民养老一直依靠子女。而今却不同了,国家在农村推行养老保险,不仅解决了老人们的后顾之忧,也减轻了子女们的负担。  相似文献   
176.
过去,我们农民养老一直依靠子女。而今却不同了,国家在农村推行养老保险,不仅解决了老人们的后顾之忧,也减轻了子女们的负担。  相似文献   
177.
被征地人员老有所养的“晋江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千百年来,土地一直都是中国农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在中国,农村居民人人享有土地,是整个国家稳定的基石。在中国的历史上,每个朝代的没落,都源于农民失去土地;而每个朝代的崛起,都伴随着“耕者有其田”的政治举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农民工不论走多远,因为有着土地的牵绊,不管城市多么陌生,他们都有着自己的心灵归属。土地,是安心土。  相似文献   
178.
家门口建起了日间照料中心,陈宝山和老伴儿一日三餐都在开元社区服务中心站点吃得放心可口,还能打牌、下棋、测量血压血糖,生活过得安心惬意;苏屯6号院的私立幼儿园变身公办园,费用大减、环境升级、设施规范,吴先生看着孩子的新学校开心不已……这些“一老一小”的惠民实事离不开郑州市惠济区人大常委会近年的持续紧盯、紧抓不放。在人大持续监督和大力支持下,区政府及各部门回应民声、加大投入、创新举措,不断织密“一老一小”民生保障网,在实现老有所养、幼有所育、动有场地方面交出了一份实打实的成绩单。  相似文献   
179.
老人,抚养过我们成长的昔日英雄。儿童,承载着我们期许的明日希望。尊老爱幼,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但不应仅出现在口号之中。接下来,我们通过这几个小案例来看“敬老爱幼”“邻里相望”“知恩图报”等传统美德的重要。老有所养,不久前,“上海一88岁独居老人将300万元房产赠与水果摊主”的新闻一出,引发全网热议。  相似文献   
180.
胡艺 《人大论坛》2014,(5):57-57
在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如何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乐”,是摆在政府与社会面前的一件迫切任务。当然,政府有责任完善养老政策,提供周到的社会化养老服务。但是从亲情的角度讲,政府的责任不能取代子女的孝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