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2篇
  免费   3篇
各国政治   2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8篇
外交国际关系   8篇
法律   125篇
中国共产党   46篇
中国政治   79篇
政治理论   25篇
综合类   50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21.
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是《刑法修正案(九)》新增的罪名,相关司法解释、会议纪要等法律文件的陆续出台使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在司法实践中的适用大幅度增多,但该罪第3款规定的与彼罪竞合的从一重处断规则却甚少适用。梳理分析近年来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刑事判决的情况,总结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在司法适用中的难点——本罪优先适用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量刑标准,可以进一步总结出坚持非羁押措施优先,坚持综合考量量刑因素等具体适用原则。  相似文献   
22.
农村民主的发展是党的利益代理动员和农民的利益考量回应之间结构性紧张的产物。通过以农民利益作为动员资源进行乡村社会的现代国家建构,虽然能够建立起具有高度动员能力的政治体制,但却始终面临忽视甚至违背农民自身利益诉求和表达的危险。农村民主则是有效沟通党的利益代理和农民的利益考量之间断裂倾向的重要机制,因而具有其内在的历史必然性。  相似文献   
23.
就业健康歧视的存在,侵犯了公民的平等就业权.公务员招考过程的最后一个阶段是政治审查和体检,而所适用的体检标准包含健康歧视,为此产生了大量的司法案例,从而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公务员招录中产生的健康歧视的原因主要在于公众对一些疾病的偏见和误解,公务职位紧张,公务机关用人自主权膨胀和求职者维权意识淡薄.为了保障求职者的平等就业权,必须制定反歧视的专门法律,明确就业歧视的法律责任和救济程序,同时强化反歧视的政府责任.  相似文献   
24.
刑事执行,也就是将生效刑事判决确定的内容付诸实施的过程。从目前有关论述来看,关于如何在实践中贯彻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其关注的重点主要放在如何对被告人定罪量刑之上,而对于生效刑事判决的执行阶段却关注甚少。刑事执行是国家应对罪犯的刑事司法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  相似文献   
25.
自《劳动合同法》和《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实施后,劳动争议仲裁案件如井喷式激增,许多地方庭审超期,劳动部门疲于应付。专家指出,这暴露了国内劳动关系领域的监督机制、协调机制动作失灵。  相似文献   
26.
当前起诉主体缺位是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得不到有效司法保护的重要障碍。检察机关提起、参与民事公益诉讼符合我国检察机关的职能定位和现实需要。检察机关长期以来的实践探索为建立检察机关提起、参与民事公益诉讼提供了实践依据和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27.
作为一种行之有效且必然存在的管理模式,公安机关的考核工作在促进民警个体发展、促进公安整体发展、促进社会发展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考核在发挥无形"指挥棒"作用的同时,本身也应是一项值得反思和创新的重点工作。面对社会管理工作日益向解决深层次问题发展的形势,按照公安工作几十年绩效评价的实践积累,公安机关的考核从"考量"向"考质"转变——即从以警务实际出发,落脚于实际效果,科学地衡量工作业绩,激发队伍活力,为创造一个持久稳定的社会环境做出更大的贡献,已成为一种必然。  相似文献   
28.
黄林 《廉政瞭望》2008,(6):44-45
党内选举是衡量党内民主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近年来,一些基层党组织在党内选举的方式方法上实现了一定的创新和突破,其核心要义是增加选举工作透明度,引入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完善党内权力约束制衡机制,注重落实党员和党代表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这是符合当前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发展方向的。但必须看到党内选举的创新和突破,不能完全照搬西方政党内部的竞选模式。  相似文献   
29.
徐钝 《法制与经济》2008,(20):130-131
”米兰达规则”源于美国“米兰达诉亚利桑那州案”,对美国的执法、司法影响很大;本文对其进行详细的利弊分析,并从程序文化传统、证据制度、高成本、司法实践等方面分析了其在中国可行性不强,当前我国可以借鉴其精神,规定“有限度的沉默权”,但全盘引进该规则,笔者认为为时尚早。  相似文献   
30.
乡土社会中法律的地方特色已为众多学者所提及,以乡土社会中大量存在的“私了”现象为解读文本具有实践价值。以国家——社会作为叙事平台,需要对“私了”的概念从实质上进行重新厘定;从哲学上的优先逻辑理论,国家法与民间法的对冲及传统文化中的“厌颂”观念进行理性考量,可以显见“私了”在乡土社会根深蒂固的社会条件和心理文化基础。对“私了”现象进行国家法改良的可行性路径包括:形而上的观念的转变;形而下的司法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