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2篇
  免费   3篇
各国政治   2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8篇
外交国际关系   8篇
法律   125篇
中国共产党   46篇
中国政治   79篇
政治理论   25篇
综合类   50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41.
上海上半年喜忧交杂的主要经济数据表明:由于外来的和内在的、主动的或被动的种种原因,上海经济面临转型、正在转型,而且必须转型。看得见的现象有:产业结构重心转向服务业,服务业加速现代化,工业发展向八大产业、九个领域先进制造业提升,经济偏重外向转向内外兼修等等。  相似文献   
242.
郭亮 《法制博览》2014,(1):300-301
我国学者对表见代理的构成要件一直存在较大的争议,现在主要有三种学说,这三种学说都有其合理性,但并没有把相对人、本人的利益及社会交易安全兼顾好,因此笔者提出综合要件说,并证明其合理性和全面性。  相似文献   
243.
我国的国家赔偿数额极低,其主要原因是因为我国的国家赔偿受传统国家主义影响,制定的过于充分仓促、渊源过于狭窄、立法的民主性不足、赔偿范围窄、标准低。根据目前国家赔偿法的实施状况,借鉴国外的经验,应改变立法理念,赋予赔偿判例以法律效力,提高国家赔偿标准,拓宽国家赔偿的范围,实现国家赔偿数额的提高,从而完善我国的国家赔偿制度。  相似文献   
244.
笔者以为,首先应该肯定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设立是反腐败斗争不断深入的结果,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由于贪污贿赂等犯罪行为的秘密性、隐蔽性,使其在实践中被难以发现和证明,为了维护国家公职人员职务的廉洁性,与非法拥有巨额财产的行为作斗争,法律规定了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  相似文献   
245.
武洁 《江淮法治》2009,(14):23-23
中国春秋航空董事长王正华表示,只要中国政府的适航部门批准,他就敢尝试“给飞机卖站票”。(《信息时报》6月24日1)  相似文献   
246.
刘明杨  文金福 《传承》2007,(6):127-封3
经济学与伦理学之间的关系是历来许多学者争论不休的问题。阿马蒂亚·森在《伦理学与经济学》一书中认为,经济学与伦理学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但是,当代经济学基于自利行为假设,以功用主义为取向,导致了经济学中的伦理考量严重失衡,结果只能是导致经济学的“贫困化”。他以为,要结束这种局面,必须将行为的伦理考量纳入经济学之中,实现伦理学与经济学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247.
法官在裁判案件时,当面对高度抽象的、概括地法律条文时,面对发生冲突的法律规范时,面对政策的考量对法律标准的影响时,法官怎样才能做到既能保障法律的安定性,维护法治的尊严与统一,又能做到保障个案裁判得公正性这就要求法官要对法律的适用方法有着深刻的认识和熟练的应用,以做到二者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248.
格式条款的主要特征在于其非协商性,在当事人仅为条款提供者的情形,只要具备非协商性等特征,也宜纳入该范畴。格式条款的特征及其表现形式的复杂性决定了其缔约程序的特殊性,而科以使用者提请注意之义务,也是以此作为使用者可能滥用经济强势的“抗辩”。何谓合理地提请注意,这既是理论更是司法实务之问题,文章试结合案例进行探讨。基于以上认识,本文还对《合同法》及国外立法的相关规定予以了阐释。  相似文献   
249.
唐俊 《当代广西》2009,(20):49-49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全民创业从根本上说要靠市场这只无形的“手”,但政府这只有形的“手”也很重要,特别是在经济后发展地区,更离不开政府主导与服务。  相似文献   
250.
对"以人为本"的理论探讨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热点和焦点问题,"以人为本"中"人"指的是什么?各种观点可谓异彩纷呈,厘清这一问题是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前提性问题,唯有明确以"谁"为本,才能推动和谐社会的健康构建。而探究以人为本中的"人",不能脱离科学发展观提出的现实背景去抽象地谈论以"谁"为本。必须从历史维度对照其他语境中的以人为本的"人"为何者,才能清晰把握作为科学发展观核心之"以人为本"的"人"为何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