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63篇
  免费   175篇
  国内免费   13篇
各国政治   85篇
工人农民   21篇
世界政治   308篇
外交国际关系   370篇
法律   2323篇
中国共产党   3180篇
中国政治   2171篇
政治理论   551篇
综合类   842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59篇
  2022年   82篇
  2021年   83篇
  2020年   94篇
  2019年   74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71篇
  2016年   113篇
  2015年   174篇
  2014年   722篇
  2013年   644篇
  2012年   689篇
  2011年   773篇
  2010年   738篇
  2009年   661篇
  2008年   680篇
  2007年   564篇
  2006年   580篇
  2005年   441篇
  2004年   452篇
  2003年   654篇
  2002年   489篇
  2001年   459篇
  2000年   322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4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 毫秒
41.
近日,各地区各部门组织召开会议,传达学习第十七届中央纪委第五次全体会议精神,按照全会要求,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积极部署2010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任务,切实抓好各项工作落实。  相似文献   
42.
(2010年1月11日)我代表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向第五次全体会议报告工作,请予审议。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  相似文献   
43.
The reform of the United Nations is closely related with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system. The United Nations has made great success since it started a comprehensive reform in 2005. Such a reform is necessary both for the transition of the largest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in the world and transforma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system. The United Nations still has a long way to go in the comprehensive reform because of many factors.  相似文献   
44.
国际环境保护正在成为重新塑造国家主权的重要因素。本文旨在系统论述1972年召开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以来国际环境保护以何种方式对国家主权产生了何种影响。第一,国际环境保护通过引发全球关于主权与环境关系的讨论导致国家主权观念的渐进式变化,即传统国家主权观应该调整以适应全球生态相互依存。第二,国际环境保护通过建立国际环境机制导致了国家主权实践的显著变化。一方面,国家通过环境成本外部化谋求经济发展的政策选择受到越来越大的限制,表现在国家在开发利用本国资源时受到的限制越来越多、国家在经济发展中的污染排放也日益受到国际限制、向国外转嫁污染越来越困难;另一方面,国际环境机制促进了国际环境合作,提高了国家保护环境的能力,从而改善了国家对内的环境管理权,提高了政府增进国民福利的能力。最后,以欧盟的环境政策为个案,分析国际环境保护影响国家主权的广度和深度。  相似文献   
45.
预防性外交最早由联合国秘书长提出,在冷战后的国际形势下得到不少国家的响应。但是,迄今为止,预防性外交的基本涵义及其构成要素还在争论中。笔者认为,事实上预防性外交作为全球治理的新手段,在现实的国际政治生活中,对于不同国家具有不同的涵义。我们需要根据国际政治的不同主体的利益、立场、地位和实力,来认识不同国际政治主体对于预防性外交要素的不同取舍。文章以联合国、美国与东盟在预防性外交问题上的立场为例,比较证明了这一论点。在此基础上,文章就中国预防性外交的战略和策略展开了初步探究和思考。  相似文献   
46.
联合国维和行动是二战后联合国在进行国际干预的实践中创造的一种国际干预手段。冷战后联合国维和行动发生了重大变化,突破了传统的维和三原则,对国际干预产生了恶劣影响。要想使国际干预健康发展,必须完善国际干预机制。  相似文献   
47.
联合国在中国的外交战略中占有重要地位,提升联合国的地位、加强联合国的作用符合中国的战略利益。在联合国改革问题上,存在着两种方向之争,涉及到国际新秩序的建立。2005年是推进联合国改革的重要年头,国际社会围绕联合国改革的纷争异常激烈。中国在联合国改革问题上发挥了负责任大国的作用。中国为把握联合国改革大方向,维护发展中国家利益,维护联合国的权威和团结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相似文献   
48.
省纪委三次全会认真回顾总结了去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情况,提出了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反腐倡廉工作的总体要求和基本思路,明确了今年的工作任务,在与会代表中引起了强烈反响。记者采访了部分市纪委书记,他们纷纷表示,一定要认真学习贯彻白克明书记重要讲话和省纪委三次全会精神,联系本地区实际,在抓巩固、抓落实、抓深入、抓提高上下工夫,研究具体措施,切实抓出成效,不断以新的工作成效取信于民,为开创我省改革和建设的新局面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证。  相似文献   
49.
50.
许多学者认为,旨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是一种集体安全。笔者对此持不同意见。联合国维和的定义与集体安全概念存在偏离。半个多世纪以来,联合国维和经历了宪章制度模式、“联合一致共策和平”决议模式、哈马舍尔德模式(第一代维和模式)、第二代维和模式、第三代维和模式五种类型,这些运行模式均与集体安全存在较大的不同。联合国维和所形成的“中立性”、“非武力性”、“自愿性”及“宽泛性”四大特征,也表明维和与集体安全相去甚远。基于集体安全理念而组建的联合国维和,已经突破了集体安全的范畴,更接近于国际危机管理的性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