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6篇
法律   82篇
中国共产党   7篇
中国政治   21篇
政治理论   3篇
综合类   31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 毫秒
41.
案情:民间流行一句口头禅:"捡得等于买得",在这种思想驱使下,侯某某和莫某某等人不顾失主的阻挠,强行搬走他人遗失的电缆,结果构成了聚众哄抢罪。今年6月的一天,侯某某从永福驾车到鹿寨拉水泥,途中发现一卷黑乎乎的东西摆在高速路行车道上,便靠边停车查看,发现是一卷电缆。由于电缆很沉重,侯某某便打电话找朋友帮忙。  相似文献   
42.
体系解释是刑法解释学中的一种重要方法。我国刑法条文对聚众淫乱罪的表述比较简单,导致其在具体适用过程中还有一些尚待明确的问题。体系解释下聚众淫乱罪之客观行为应当兼具侵害法益的涉他性和情节严重两个要素。这一解释结论既是基于刑法体系协调性的考虑,也是刑法处罚合理性的实质要求。通过体系解释,有助于消除该罪在司法适用过程中的疑问,准确界定聚众淫乱罪的客观行为,从而合理确定聚众淫乱罪的处罚范围。  相似文献   
43.
王亮 《法制与社会》2013,(10):279-280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已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的普及为人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同时也伴随而至了一种新的色情传播方式——网络"裸聊"。"裸聊"即裸体聊天,是借助互联网这一特殊空间介质而进行的一种色情聊天方式。其行为的表现特点比较复杂,因此对于其性质的认定也有一定的模糊性。自北京首例网络"裸聊"撤诉案件发生以来,对于网络"裸聊"的法律问题引起了广泛讨论。网络"裸聊"究竟该不该入罪?法律对其应当如何界定与处理?本文将从刑法学角度对网络"裸聊"进行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44.
李坤 《中国检察官》2013,(18):34-36
[基本案情]2010年11月初,H村华某等人利用部分村民对村干部的不满情绪,打着"反腐败"的旗号,以承诺反腐败成功后可以向村民多分钱为诱饵,煽动该村部分村民聚众滋事。在华某等人组织、策划、煽动下,H村部分村民自2010年11月至2011年3月,先后聚众围堵工厂、建设工地大门,围攻区政府接访工作组领  相似文献   
45.
倾听李银河     
在许多人的眼里,李银河是个不安分的人。作为一个社会学家,她一次次因为“异端”观点,把自己抛到舆论的风口浪尖上,而且似乎乐此不疲。继支持人们有同性恋、一夜情、换偶的权利之后,近日,她又抛出了建议取消聚众淫乱罪的观点,再度吸引了足够的眼球。  相似文献   
46.
纵观各国刑法规定,我国刑法关于聚众"打砸抢"的规定实属世界之先例。然而,这样一条富有创举性的刑事立法带有强烈的政治色彩,其存废问题的争论从刑法的修订伊始就从没有停息过。本文以现行刑法289条规定毁坏财物时对首要分子的处罚问题为视角,试图抛开法的上层建筑属性,而仅从法的规范性范畴进行理性的思辨分析。  相似文献   
47.
近年来,随着物流运输业的繁荣发展,物流运输过程中的交通事故发生频率呈现上升趋势。交通事故发生后货车货品散落引发的哄抢行为案例屡见不鲜。笔者从交通事故发生后的哄抢行为典型案例入手,依据哄抢行为的法学概念,深入剖析哄抢行为当中哄抢参与人的主观意识及行为对货主损失带来的影响,分析哄抢参与人在哄抢事件中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从而进一步探究哄抢事件中民警处置策略及法理学启示。  相似文献   
48.
在"蒲纺"破产期间,韩用胜带头聚众上访……2004年2月,韩用胜夫妻所在的蒲纺丝织厂破产,9000多名职工买断工龄,各种历史的、现实的、个体的、群体的困难与矛盾交织在一起。在  相似文献   
49.
关于聚众淫乱罪的存废问题,更多的学者是站在法律与道德规制的边界角度进行评述.甚少有学者站在犯罪构成的角度对聚众淫乱罪的除罪问题提出主张。笔者认为,聚众淫乱罪犯罪构成中的“公然性”、“聚众性”、惩罚的对象范围以及立案标准等均存在立法缺陷,需进一步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50.
黄庆林 《人民论坛》2012,(13):78-80
·辛亥革命前一年,抢米风潮成了压倒清朝的最后一根稻草;·咸丰二年,浙江江山县令段光清统一粮税,化解了盐贩子的聚众抗议;·金宣宗时期,朝廷保护百姓免受兵灾,百姓为何不领情,聚众抗议?·回顾不同时代背景的三个群体性事件,我们能够得到很多启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