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6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4篇
世界政治   3篇
外交国际关系   38篇
法律   191篇
中国共产党   42篇
中国政治   49篇
政治理论   15篇
综合类   9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 观察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 CHF)患者血浆脑利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BNP)与中医证型和心功能分级的相关性,为CHF的中医辨证分型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共纳入144例CHF患者,采用纽约心脏病学会心功能分级标准对心功能进行分级,并对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采用心脏超声检测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ameter, LVDd)和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LVEF),考察血浆BNP水平与中医证型及心功能的相关性。结果 BNP水平与心功能分级(Ⅱ级=2,Ⅲ级=3,Ⅳ级=4)呈正相关(r=0.724,P<0.01),与中医证型(心肺气虚证=1,气阴两虚证=2,心肾阳虚证=3,水饮凌心证=4)亦呈正相关 (r=0.813,P<0.01)。心功能Ⅱ级、Ⅲ级和Ⅳ级之间血浆LVDd、LVEF水平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血浆BNP是反映心功能的敏感且特异的指标,可作为CHF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化指标。  相似文献   
82.
人脑在静息状态下存在多个连接网络,它们共同构成脑功能网络,协同完成大脑某部分功能。脑网络间的功能连接可用于分析不同脑区在时间上的相关性,特定功能脑区间的连接异常直接影响原发性痛经的发生发展。针刺可有效调节原发性痛经脑网络间的异常功能连接,从而发挥镇痛效应。功能磁共振成像作为一种可活体研究脑功能的成像方法,已经被广泛应用于针刺的中枢作用机制研究。  相似文献   
83.
目的 观察循经按摩对脑卒中大鼠模型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表达及脑组织超微结构的影响,探究循经按摩改善脑卒中后神经功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线栓法复制大鼠中动脉阻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模型。将72只实验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循经按摩组、假手术组,每个组又按照时间分为4个亚组分别为3天组、7天组、14天组、21天组,循经按摩组在模型复制成功后24 h开始干预。采用Longa评分评定神经功能,采用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下分别观察大鼠脑组织变化,采用实时定量PCR检测BDNF mRNA表达水平,采用ELISA法检测BDNF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循经按摩组大鼠各时间点Longa评分均明显提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循经按摩组大鼠各个时间点Longa评分均降低(P<0.05)。光学显微镜下发现,与模型组相比,循经按摩组皮质层损伤部位神经细胞水肿的变性随时间的推移而明显减轻,海马层神经细胞排列逐渐规律,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排列逐渐紧密;透射电子显微镜下发现,与模型组相比,循经按摩组大鼠脑组织细胞肿胀、自噬和凋亡明显减少。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各个时间点大鼠BDNF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下调(P<0.05);与模型组比较,循经按摩组各个时间点大鼠BDNF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上调(P<0.05)。结论 循经按摩可以上调BDNF表达水平,减少脑组织神经细胞的变性、凋亡,达到改善神经功能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84.
目的观察艾灸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arrhea predominant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D)模型大鼠海马与结肠组织中核因子κB抑制蛋白(inhibitor of nuclear factor kappa B,IκB)激酶β(IκB kinase beta,IKKβ)、核因子κB抑制蛋白α(NF-kappa-B inhibitor alpha,IKBα)、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 B,NF-κB)(P65)相对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艾灸治疗IBS-D的机制。方法将24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艾灸组,每组8只。采用慢性束缚联合番泻叶灌胃方法建立IBS-D大鼠模型。艾灸组予以艾灸"天枢""上巨虚",每日30min,每日1次,共治疗7d。治疗后,观察大鼠稀便率和直肠扩张所引起腹部回缩反射(abdominal withdrawal reflex,AWR)的最小容量阈值;蛋白质印迹法检测海马和结肠组织中IKKβ、IKBα、NF-κB(P65)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AWR的最小容量阈值明显下降(P<0.05),稀便率明显升高(P<0.05);海马和结肠组织中IKKβ、IKBα、NF-κB(P65)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艾灸组AWR的最小容量阈值明显升高(P<0.05),稀便率明显下降(P<0.05);海马和结肠组织中IKKβ、IKBα、NF-κB(P65)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艾灸"天枢""上巨虚"改善IBS-D大鼠腹泻症状和内脏高敏感性可能与艾灸抑制海马与结肠组织IKKβ/IKBα/NF-κB信号通路有关,且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脑-肠轴途径实现的。  相似文献   
85.
脑机接口(BCI)技术是近年来世界范围内前沿技术之一,有广泛应用前景.首先,借助生产性的法律理论框架,该种技术可以作为示例讨论法律如何看待通用型技术带来的新问题.脑机接口作为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开展人机交互的技术实际上是信息媒介的深层次延伸,进一步拓展了基于信息交换的生产方式,将使用者纳入生产过程,并在使用者与技术提供者(平台)的关系中,围绕核心法律概念与制度重新塑造法律关系,最终确立新型生产方式的合法性.其次,脑机接口架构通过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成为一个控制/生产过程,其权力运作的微观机制同样通过"账户-数据-算法"影响用户的行为.最后,每一次作为系统性生产方式的技术兴起,都更多地解决了生产要素的创制和流通问题,但对劳动价值的分配的关注较为缓慢,BCI提供了反思技术公共性的机会.  相似文献   
86.
《党课参考》2020,(1):126-126
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让家门口的党课"活"起来》创造经验的单位:上海市松江区小昆山镇文章作者:丁艺婕专家点评:中共中央组织部党建研究所张爱丰党课"活"起来效果就能更"实"起来如何提升党课教育效果,让党课更吸引人,更符合党员实际需要,真正实现入脑入心、提升党性,一直是党课教育、党员教育的一个难题。  相似文献   
87.
应用禽脑脊髓炎病毒(AEV)VanRoekel株和内蒙古禽脑脊髓炎(AE)自然病鸡分离毒株(AEV-NH937株)分别接种鸡胚,制出AE琼扩沉淀抗原。经实验室和部分鸿场应用结果表明,该抗原具有良好的特异性。抗原效价为1:32,可检出不同日龄、品种和不同发病期的人工感染鸡和自然发病鸡血清中的AE抗体,结果可靠,方法简便,可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8.
目的 为法医学上闭合性颅脑损伤的早期诊断和损伤时间推断提供依据。方法 建立大鼠脑液压冲击模型。用免疫组化与图像分析技术分别检测伤后不同时间大鼠脑皮质、海马等部位细胞色素C(Cytochrome C,Cyt C)的表达。结果 对照组大鼠脑内CytC有微量表达,伤后15分钟表达开始增强,伤后3小时达高峰,1天后开始减弱,7天后基本恢复正常。结论 Cyt C表达的规律性可望为闭合性颅脑损伤的早期诊断及损伤时间推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9.
头部受力后导致脑肿胀并发TNH的相互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头部受力后导致脑肿胀并发TNH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福尔马林固定的91例大脑标本,根据脑的损伤特点分三组分别作冠、矢及水平状切面,肉眼观察。结果发现脑损伤致脑肿胀后产生的TNH有三种类型,即前位疝65例(71.4%),后位疝5例(5.5%),及单、双侧全疝21例(23.1%)。其中16例全疝仍见以前位疝最显著。结论头部受力后易在额颞部发生前位疝。TNH虽与受力部位、受力机制有一定关系,但仍与受力强度、伤后存活时间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90.
大鼠脑挫伤后GFAP和iNOS表达与损伤时间关系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 观察大鼠实验性脑挫伤后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GFAP)和诱导型—氧化氮合成酶 (iNOS)的表达及其时相性的关系 ,试图寻找法医学脑损伤时间的推断方法。方法 建立脑挫伤的动物模型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SABC法 )观察大鼠脑挫伤后GFAP及iNOS在伤后不同时间的表达。染色结果用计算机彩色图像分析技术作定量统计分析处理。结果  ( 1)伤后 3h时GFAP阳性表达细胞开始增多 ,1d和 5d组单个阳性细胞染色强度达峰值 ,但在 3d组相对邻近组却下降 ,呈现出一双峰波形 ,7d达最大值 ;阳性物质总面积自 3h时表达增多开始后一直增加 ,直到 7d时达高峰。 ( 2 )伤后 12h组可见iNOS活性增高 ,并随伤后存活时间的延长 ,iNOS阳性细胞数目 (或阳性物质总面积 )逐渐增多 ,单个细胞染色强度逐渐加深。伤后 1d至 3d组阳性物质总面积达到高峰 ,5d后开始下降 ,但 7d时仍维持较高水平 ;而单个细胞染色强度随伤后存活时间的延长而加深 ,于 5d时达高峰后显著下降 ,但高于起始水平。结论 脑挫伤后GFAP和iNOS在损伤局部的染色变化有一定的时间规律性 ,可以用于脑挫伤的时间推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