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5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4篇
世界政治   3篇
外交国际关系   37篇
法律   191篇
中国共产党   41篇
中国政治   47篇
政治理论   15篇
综合类   9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0 毫秒
51.
研究了原发性死亡垂体、肾上腺、胰腺、脾脏等脏器宏观、微观及超微结构的变化规律.结果如下:(1)胰腺腺泡酶原颗粒减少,胰岛细胞核固缩;(2)脾脏被膜下出血,脾窦扩张淤血;(3)肾上腺皮质及髓质细胞疏松,胞核浓缩;超微结构可见束状带细胞线粒体嵴消失,核质溶解;(4)腺垂体细胞核变小,胞质出现空泡,神经垂体胶质细胞增生,纤维组织排列紊乱,染色浅淡;(5)原发性死亡可以引起外器官包括垂体、肾上腺、胰腺、脾脏的形态结构变化,但远比组织本身的变化轻.  相似文献   
52.
震颤麻痹与外伤因果关系1例徐波,赵忠凯(辽宁省鞍山市中级人民法院;鞍山114002)1案例胡某,男,50岁,在工作中与他人口角,头部被击中一拳,即觉眼前发花,但无意识障碍。其后出现双手颤抖,睡眠时消失,激动时加重,伴多梦失眠、头痛、恶心,未吐.查体:...  相似文献   
53.
54.
目的 探讨大鼠挫伤后HIF-1α蛋白表达的规律.方法 参照Feeney,s法建立大鼠挫伤模型,分别于伤后2h,6h,12h,24h,2d,3d,5d,7d,14d取,运用免疫组化SABC法观察HIF-1α蛋白的表达.结果 对照组偶见阳性反应细胞.损伤后2h,即可观察到HIF-1α蛋白表达,6h后表达明显增强,24h达高峰,随后阳性反应细胞逐渐减少,7d后仍可见少量表达,14d后恢复.表达呈弥漫性,以大皮层、海马、干最为明显,不同部位的变化趋势一致.各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IF-1a蛋白的表达规律可用于挫伤的鉴定及损伤经过时间的推断.  相似文献   
55.
脑震荡的实验研究(综述)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机械性颅损伤在法医学鉴定和临床工作中都是十分常见的。从组织的病理学方面主要分三方面:挫伤,压伤(颅内出血)和震荡。前两者的损伤机理、病理变化和临床诊断均较清楚,但是对后者有许多问题尚未解决,甚至对震荡是功能性障碍还是器质性损伤仍有争论。震荡的定义主要是从临床学观点作出的,即一一种以短暂的可完全恢复的意识丧失而没有定位性神经损伤征象为特征的外伤性病症。目前,震荡的临床诊断和法医学鉴定只能依据头部外伤史及其后的暂短昏迷和逆行性遗忘的追述。由于缺乏  相似文献   
56.
大鼠脑挫伤后巢蛋白表达与脑挫伤经过时间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Jia DM  He GL  Zhou YW  Deng WN  Sun LJ  Dai JP  Liu L  Xu XH 《法医学杂志》2006,22(3):161-164,F0002
目的观察大鼠挫伤后不同时间内巢蛋白(nestin)蛋白表达的变化,探讨其与损伤经过时间的关系。方法利用自由落体撞击大鼠挫伤模型,在挫伤后不同时间(0.5,6,12h和1,3,7,14,28d)观察nestin蛋白在伤侧皮质、海马齿状回及胼胝体表达情况。结果伤后0.5h伤侧皮质、海马齿状回及胼胝体nestin阳性细胞表达开始增强,7d达高峰,以后逐渐下降,28d伤侧皮质、海马齿状回恢复至正常组水平,伤侧胼胝体在伤后28d仍有弱表达。结论nestin免疫组化染色可以作为法医学推断早期损伤时间的指标之一;nestin可作为判断损伤是否存在及区分生前和死后损伤的标志。  相似文献   
57.
Zhou YW  Xiao AW  Deng WN  Sun LJ  Shu XJ  Dai JP  Liu L  Xu XH 《法医学杂志》2006,22(4):245-247,250,F0002
目的研究CyclinD1在人不同部位挫伤组织中表达的变化及其与损伤时间的关系。方法88例挫伤标本按损伤后存活时间0.5,1,3,24h和3,7,14,30d分为8个实验组,另以6例非挫伤的作为对照组,应用CyclinD1免疫组织化学并结合图像分析技术观察CyclinD1的变化。结果挫伤后,挫伤灶中央CyclinD1阳性细胞几乎丧失,1h后挫伤灶周围CyclinD1阳性细胞开始增加,3h~30d之间各组挫伤灶周围免疫阳性反应的细胞增加显著,在3h~30d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CyclinD1主要见于小胶质细胞和其它胶质细胞,少数神经元也呈阳性。结论人挫伤后,CyclinD1在多种细胞内表达,以胶质细胞表达明显,CyclinD1阳性细胞在伤后不久即显著增加,故可作为早期损伤的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58.
人脑挫伤后HSP70和iNOS表达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人挫伤后不同时间内HSP70和iNOS表达的变化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35例人挫伤组织HSP70和iNOS表达的变化规律。结果HSP70阳性细胞在即刻死亡组表达强度最大,伤后急剧下降,至24h达最低,以后逐渐恢复。iNOS阳性细胞表达强度在伤后48h升高至最大,以后逐渐下降,在伤后11d仍有弱表达。结论HSP70和iNOS免疫组化染色可以作为推断人挫伤经过时间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59.
选择心肌炎病毒(EMCV)VP1基因,探讨了shRNA对EMCV复制的影响。设计合成4对编码siRNA的VP1基因的DNA序列,分别构建pcDNA6.2-GW/EmGFP-miR干扰载体X109-1、X109-2、X109-3和X109-4,脂质体介导转染至BHK21细胞,接种EMCV。病毒TCID50和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4种重组EMCV VP1shRNA对EMCV的复制均有抑制作用,其中X109-2的抑制作用最显著。X109-2转染BHK21细胞后分别接种EMCV、口蹄疫病毒(FMDV)、乙型炎病毒(JEV),EMCV的lgTCID50为3.5,FMDV和JEV的lgTCID50均在7.0以上,说明重组shRNA质粒对EMCV复制的抑制具有明确的特异性和干扰的靶向性。X109-2和pEGFP-VP1真核表达载体共转染CHO-K1细胞后,RT-PCR和Western-blot检测结果表明,VP1shRNA可抑制pEGFP-VP1在细胞中的蛋白表达,进一步证明了干扰载体的靶向性。上述结果为进一步研究EMCV的感染和复制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0.
《中国法医学杂志》2019,(2):131-135
目的利用GC-MS检测死后家猪组织的代谢产物,推断死亡时间。方法成年家猪大,置于25℃、75%RH的人工气候箱中,于0 h-84 h内,每间隔6 h取材,GC-MS检测各时间点组织代谢物变化。结果PCA显示:平台期和窗口期的时间组彼此分开。建立PLS模型,通过VIP> 1且Kruskal-Wallis检验(P <0.05)筛选出18种重要的代谢物,线性回归模型和参数检验均有统计学意义。多元回归方程为:Y_(PMI)=6.610+16.29X_(十八烷酸)+14.56X_(5-氨基缬草酸)+5.517X_(丙氨酸)(R~2=0.909、SE=6.323)或Y_(PMI)=15.78+9.690 X_(5-氨基缬草酸)+86.45X_(亮氨酸)-82.35X_(甘氨酸)(R~2=0.952、SE=4.271)。结论 GC-MS检测出家猪死后组织的多种产物与PMI存在显著相关性,证实了其理论和技术推断PMI的可行性。综合多指标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和PLS-DA等多元模式分析方法建立PMI推断模型,可提高推断模型的准确性和精确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