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9篇
  免费   41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5篇
外交国际关系   65篇
法律   59篇
中国共产党   4篇
中国政治   16篇
综合类   10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利用甘肃张家川牛体所采集的长角血脾饱血雌虫的次代幼虫,叮咬除脾健康易感牛,于第9天的未稍血液涂片中,发现了典型的卵形巴贝斯虫,第12天染虫率达到3.12%的高峰,随后下降至带虫水平。这是在甘肃省首次发现并分离出的一株卵形巴贝斯虫。试验证实,长角血脾雄虫也具有传播卵形巴贝斯虫的能力,卵形巴贝斯虫也可以通过长角血脾隔代垂直传播,这两个结果尚属首次报道。在自然感染牛体采集的饱血雌虫血淋巴涂片中也观察到了卵形巴贝斯虫大裂殖子。  相似文献   
22.
茯苓多糖对雏鸡细胞免疫活性的影响及其抗肿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给 1日龄AA雏鸡经腹腔注射马立克氏病病毒 (MDV)强毒株 ( 0 .2mL/只 ) ,并从当日开始给试验组雏鸡以 3个剂量连续肌肉注射茯苓多糖 1周 ,分别于 7、14、2 8、4 2、5 6日龄取脾组织 ,制备脾细胞悬液 ,用ELISA法检测了雏鸡淋巴细胞转化率、NK细胞活性及M活性 ,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表明 ,3个剂量均可显著提高雏鸡的淋巴细胞转化率、NK细胞活性及M活性 ,且中剂量组效果优于其他 2个剂量组。证实茯苓多糖能提高MDV强毒株感染雏鸡的细胞免疫活性 ,并具有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23.
为了进一步探讨脾虚及脾虚不同阶段时,胃粘膜血流量变化及与前列腺素关系,在“脾虚证分度定量诊断研究”的基础上,使用LDF-Ⅲ型激光多普勒血流仪,观察不同程度脾虚胃脘痛患者胃粘膜血流量及胃粘膜前列腺素变化。  相似文献   
24.
王昭  邓万明 《证据科学》2002,9(2):107-108
在道路交通事故法医学鉴定中,因腹部受到外力作用所引起的腹腔脏器破裂以脾破裂的发生 率较高.脾破裂按性质分为自发性脾破裂和外伤性脾破裂,以外伤性破裂常见,自发性脾破 裂甚少;按临床分为开放性脾破裂和闭合性脾破裂两种;按病理解分为中央破裂、被膜下破 裂、真性破裂三种;按病程分为急性和延迟性两种,急性多见,延迟性甚少.这里所要讨论 的是在道路交通事故中,钝性外力作用于人体所引起的腹部闭合性损伤致延迟性脾破裂.在 道路交通事故中车方往往提出要求作法医学鉴定,是否是交通事故所致.笔者曾遇到2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5.
脾破裂与外伤之间因果关系的判断是法医学鉴定中一个十分常见但又非常棘手的问题。探究脾破裂的机制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必要的理论基础。本文收集了25例钝性暴力致脾破裂的案例,对脾破裂的部位与暴力打击部位及方向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整理,探讨了人体各部位遭受暴力作用后脾破裂的特点,及钝性暴力导致脾破裂的机制,发现脾破裂的机制主要包括直接暴力冲击以及脾脏在受外力作用后撞击胃、隔肌、脊柱、肋骨和胸后壁等两类,并指出对脾破裂机制的进一步研究将成为法医学鉴定研究工作中的一项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6.
增免散对鸡脾T淋巴细胞CD4+和CD8+亚群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将300只1日龄雏鸡随机分为中药增免散组、环磷酰胺组、环磷酰胺 左旋咪唑组、环磷酰胺 增免散组和正常对照组,6日龄时用鸡新城疫LaSota疫苗点眼滴鼻免疫,14、21、28、35日龄时测定鸡血液NDV抗体效价,脾器官指数,脾组织中CD4 、CD8 T淋巴细胞浓度和脾细胞凋亡率,观察脾的组织结构变化。结果显示,14、21日龄增免散组抗体水平高于其他各组(P<0.01);14、21、28日龄增免散组脾指数高于其他各组,增免散组脾CD4 细胞浓度、CD4 /CD8 比例高于其他各组,差异极显著(P<0.01);14、21、28日龄增免散组脾细胞凋亡率低于其他各组,差异极显著(P<0.01);14、21日龄时,增免散组脾白髓和红髓内网状细胞和中淋巴细胞较多,脾小体比对照组略有增加。表明,中药增免散不仅能促进鸡脾的发育,增高脾组织中CD4 /CD8 比例,而且对环磷酰胺的免疫抑制有一定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27.
28.
本试验对本校畜牧站提供的17只山羊关节炎脑炎(简称CAE)阴性奶山羊和7只CAE阳性奶山羊外周血液T细胞,利用E-玫瑰花环试验进行了测定,并且扑杀其中6只CAE阳性奶山羊,采集脾脏和CAE病毒(CAEV)易侵害的靶器官所属淋巴结进行了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所见CAE阳性奶山羊外周血液T细胞数量较CAE阴性羊低,生物统计学检验,二者差异显著。脾脏和淋巴结中结缔组织大量增生,毛细血管充血,淋巴小结稀少,淋巴细胞轻度变性,坏死及萎缩。生发中心扩张,窦内有大量巨噬细胞、网状细胞、浆细胞及少量嗜中性白细胞和浆液、纤维素。还发现有大量淀粉样物质及含铁血黄素沉着。  相似文献   
29.
1 案例 1.1简要案情 某晚11:00许,怀孕近足月的某女(35岁)在家突然昏迷,后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1.2尸体检验 尸表检查:尸斑呈暗紫红色,分布于背侧未受压部位.头皮未见损伤,颅骨无骨折.双眼睑、球结膜苍白.口唇黏膜发绀.颈部、胸部皮肤无损伤,肋骨无骨折.腹部膨隆.背部皮肤未见损伤.外阴及阴道未见异常.肛门干燥.四肢未见骨折,肘部可见散在皮肤擦挫伤,双手指甲床发绀,趾甲床苍白.  相似文献   
30.
为研究环形泰勒虫裂殖体与牛淋巴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以感染了环形泰勒虫裂殖体的淋巴细胞系为材料,构建了感染环形泰勒虫裂殖体的牛淋巴细胞系的酵母双杂交cDNA文库。首先,提取纯化细胞系的mRNA,经反转录合成第一条链cDNA,通过LD-PCR合成双链cDNA。柱层析剔除250bp以下的小片段;将双链cDNA与经SmaⅠ处理过的文库质粒pGADT7-Rec一起转入到酵母Y187感受态细胞内,双链cDNA与文库质粒会发生同源重组,经过抗性筛选即可得到酵母双杂交cDNA文库。文库构建结果显示,该文库库容量达2.4×107 CFU,插入片段的平均长度在1 000bp左右,达到试剂盒建库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