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9篇
  免费   41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5篇
外交国际关系   65篇
法律   59篇
中国共产党   4篇
中国政治   16篇
综合类   10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以1×104个柔嫩艾美耳球虫(Eimeria tenella)孢子化卵囊感染10日龄AA肉鸡,于感染后第24、48及72小时分离鸡盲肠上皮间淋巴细胞(IELs)。提取鸡盲肠IELs总RNA,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IL-17的表达动态;然后用FITC标记的抗鸡CD4单抗和PE标记的抗小鼠IL-17单抗作为抗体对盲肠IELs进行荧光抗体染色,再进行流式细胞术分析,检测了表达IL-17的CD4+盲肠IELs在柔嫩艾美耳球虫感染后的动态变化。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鸡在感染柔嫩艾美耳球虫后能够显著上调IL-17mR-NA的表达水平,流式细胞分析结果表明,在球虫感染后表达IL-17的CD4+细胞数量显著上升。这些结果表明,IL-17参与了宿主抵抗球虫感染的反应。  相似文献   
82.
用106 TCID50CSFV石门株感染巴马小型猪,通过监测被感染猪的临床体温、观察其病理变化、检测猪瘟病毒在体内的复制情况、检查猪瘟病毒感染后对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并分析外周血CD3+、CD4+、CD8+T淋巴细胞的动态变化,以确定巴马小型猪对CSFV的敏感性。结果,攻毒后第3天被感染的巴马小型猪出现病毒血症,并在第7天就已达到1×106 copies/μL以上;腹股沟淋巴结中病毒含量最高,颌下淋巴结次之。淋巴细胞增殖试验表明,用固定剂量的刀豆素刺激,被感染的巴马小型猪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出现不同程度降低;其外周血中CD3+、CD4+、CD8+T淋巴细胞的比例降低。结果表明,巴马小型猪可以作为CSFV的感染模型。  相似文献   
83.
应用单细胞凝胶电泳(SCGE)技术结合荧光显微镜和专业的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测定离体72小时内不同时间段的血痕中彗星样淋巴细胞出现率。显示淋巴细胞核DNA降解程度与血痕形成时间具有高度的相关性。获得了更能体现DNA降解趋势的二项式回归方程(P〈0.001),具有高度的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84.
目的 :观察肝豆状核变性脾功能亢进脾切除术期间血小板的变化。方法 :30例脾切除术患者根据术前出血情况、血小板数量及凝血状态检验结果分为全麻组和连续硬膜外麻醉组各 15例 ,于麻醉前、切皮前、脾血管阻断前和术毕分别抽取末梢血液进行血小板计数。结果 :全麻组切皮前、脾血管阻断前与麻醉前、术毕比较 ,血小板数明显降低 (P <0 .0 1) ;连续硬膜外麻醉组切皮前、脾血管阻断前与麻醉前、术毕比较亦明显降低 (P <0 .0 5 )。麻醉前与术毕 ,切皮前与脾前相比 ,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肝豆状核变性脾功能亢进病人切脾术期间麻醉后、脾血管阻断前末梢血中血小板计数明显减少 ,术中有凝血功能下降、出血增加的倾向 ,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85.
将360只1日龄艾维菌肉鸡随机分为6组,分别以对照日粮(Cu 10.89 mg/kg)和高铜日粮(Ⅰ组:Cu 100 mg/kg;Ⅱ组:Cu 200 mg/kg;Ⅲ组:Cu 400 mg/kg;Ⅳ组:Cu 600 mg/kg;Ⅴ组:Cu 800 mg/kg)饲喂6周,研究了高铜对雏鸡脾组织结构、抗氧化功能以及细胞凋亡和周期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Ⅲ、Ⅳ、Ⅴ组鸡脾出现不同程度的淋巴细胞减少;电镜观察,Ⅲ、Ⅳ、Ⅴ组鸡脾淋巴细胞线粒体肿大,嵴断裂甚至消失,核染色质边聚;Ⅳ、Ⅴ组鸡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显著降低(P<0.01),Ⅲ、Ⅳ和Ⅴ组鸡丙二醛和羟自由基含量显著升高(P<0.01);Ⅲ、Ⅳ和Ⅴ组鸡脾淋巴细胞增殖指数显著下降(P<0.01),凋亡率显著升高(P<0.01).表明,日粮铜含量超过400~800 mg/kg可引起雏鸡脾的组织结构损伤和抗氧化功能降低,淋巴细胞分化受阻,凋亡率增加,机体免疫功能受损.  相似文献   
86.
目的评价运脾化浊法治疗脾虚型高尿酸血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使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检索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的电子病历系统,收集近5年住院的脾虚型高尿酸血症患者,选择接受运脾化浊法治疗的45例患者为运脾化浊组,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匹配以接受常规西医治疗的45例患者为常规治疗组,疗程均为2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尿酸水平、脾虚证症状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尿酸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两组患者降尿酸达标率(运脾化浊组40%、常规治疗组55.56%)以及降尿酸疗效相近(P>0.05)。治疗后运脾化浊组脾虚证症状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降低幅度较常规治疗组更大(P<0.05);两组中医症状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运脾化浊法治疗脾虚型高尿酸血症,可降低患者的血尿酸水平且明显改善其脾虚证症状。  相似文献   
87.
目的 观察益肺健脾方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模型大鼠血清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 BALF)中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益肺健脾方低、中、高剂量组,地塞米松组和氨溴索组;除空白组外,其余6组大鼠均采用熏烟、气管内滴注脂多糖及番泻叶灌胃多因素联合制备肺脾两虚型COPD大鼠模型,共49 d。模型复制完成后,给予相应药物灌胃6周:空白组大鼠每日予生理盐水10 mL/kg灌胃;益肺健脾方低、中、高剂量组大鼠每日分别予益肺健脾方药液0.8、1.6、3.2 g/kg灌胃;地塞米松组大鼠每日予地塞米松混悬液0.052 52mg/kg灌胃;氨溴索组大鼠每日予氨溴索混悬液1.4 mg/kg灌胃。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观察大鼠右肺下叶及支气管病理变化;阿尔辛蓝—过碘酸雪夫(Alcian blue-periodic acid Schiff, AB-PAS)染色法观察大鼠支气管杯状细胞增生情况;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和BALF中白细胞介素...  相似文献   
88.
目的 探讨霍山石斛对脾阴虚型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霍山石斛低、中、高剂量组,每组6只,通过灌服N-甲基-N-硝基-亚硝基胍复合温热药(附子、干姜、肉桂)及劳倦法建立脾阴虚型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模型。霍山石斛低、中、高剂量组大鼠分别按0.7、1.4、2.8 g/kg灌胃霍山石斛水悬液,正常组和模型组大鼠灌胃等容积生理盐水,持续灌胃21 d。比较各组大鼠的活动情况,体质量变化,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变化,脾脏组织形态学变化,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白细胞计数和分类,血清中免疫球蛋白A(immunoglobulin A, IgA)、免疫球蛋白M(immunoglobulin M, IgM)、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IgG),以及血清和胃黏膜组织中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干扰素-γ(interferon-gamma,IFN-γ)、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水平。结果 各给药组大鼠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均显著上升(P<0.05);脾脏组织病理状态改善;血清IgA、IgM、IgG水平显著上升(P<0.05);血清和胃黏膜组织IL-2、TNF-γ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P<0.05),IL-4和IL-10水平均有不同程度下降(P<0.05)。此外,霍山石斛可提高大鼠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计数(P<0.05);能上调外周血中CD3+ T淋巴细胞水平、CD4+ T淋巴细胞水平、CD4+/CD8+ ,下调CD8+ T淋巴细胞水平(P<0.05)。结论 霍山石斛可提高脾阴虚型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89.
“土郁夺之”为《内经》五郁治则之一,土郁即脾土为肝郁、食滞、寒湿、湿热所壅滞,脾胃失其运化升降之证。治疗应辨其虚实,通过疏肝理气、消食导滞、温阳化湿、清热利湿之法,以疏通脾土,使脾胃升清降浊功能恢复正常,则郁气可解。  相似文献   
90.
北宋医籍《太平圣惠方》记载从脾治疗“多涎”“心腹疼痛”“呕吐酸水”“脾藏中风”“咽喉不利”“舌强不语”“口舌生疮”“舌肿胀”等多种病证,从藏象理论以脏腑结合经络方法对此进行分析探讨,发现《太平圣惠方》从脾论治的疾病既涵盖现代医学消化系统疾病,也包括其他系统疾病如脑血管疾病、口腔黏膜病变,对临床具有重要的启发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