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90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27篇
各国政治   58篇
工人农民   50篇
世界政治   215篇
外交国际关系   43篇
法律   738篇
中国共产党   1559篇
中国政治   1886篇
政治理论   781篇
综合类   838篇
  2024年   46篇
  2023年   264篇
  2022年   239篇
  2021年   163篇
  2020年   177篇
  2019年   109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57篇
  2016年   112篇
  2015年   196篇
  2014年   582篇
  2013年   443篇
  2012年   519篇
  2011年   480篇
  2010年   504篇
  2009年   432篇
  2008年   373篇
  2007年   314篇
  2006年   247篇
  2005年   166篇
  2004年   173篇
  2003年   138篇
  2002年   140篇
  2001年   103篇
  2000年   109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马克思将货币从流通媒介到流通目的的历史转化看作资本生成的流通条件,并运用唯物史观基本观点进行分析,认为资本作为一种生产关系,从根本上说受生产力的决定,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视角看,资本运行的现实逻辑应当从资本的增殖秉性、资本与劳动的关系、资本权力这三个方面来理解和把握。资本运行逻辑同时产生了资本发展的三个悖论:经济悖论、生态悖论和人的发展悖论,并进一步表现为资本自我否定的历史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鉴于资本的双重作用,要合理规范并引导资本健康发展,使之更好地为社会主义服务。  相似文献   
62.
<正> 对于"法是国家意志体现"这一命题,近年来,我国法学界从两方面抨击甚猛。一是批判该命题所带有的"阶级利益一元论"倾向,认为该倾向否定法律反映包括社会共同利益在内的多元利益的事实和法只反映统治阶级利益的观点;一是批判该命题所导致的"唯意志论"倾向。对原有的法的国家意志性命题进行批判是无可非议的,问题在于这种批判要怎样进行。是完全否定和抛弃这个命题,代之以一种其它命题,如某些同志所主张的权利论或正义论命题?还是把这个命题作为一个基本事实命题保留下来,并重新加以解释,揭示出该命题所对应或描述的法的事实状况——法的合理性与不合理性、法制的完备与欠缺,进而将对法的现实性考察与现实性批判结合起来?作者认为这对当前的法理学研究颇为重要。  相似文献   
63.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完善制度体系、加强依规治党、不断进行自我革命的要求。以依规治党坚持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与纯洁性的宝贵经验,是中国共产党找到的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中国共产党以制度规则实现依规治党,以依规治党坚持自我革命有着深刻的内在逻辑,新时代更具时代价值。因此,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必须持续以依规治党坚持自我革命。  相似文献   
64.
领导干部做到应知应会党内法规,是实现自我监督、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制度保障,是领导干部正确履行自身职责、发挥带头示范作用和关键表率作用的前提条件,也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2023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建立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清单制度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从中央文件层面对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进行了重点强调。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从严必依法度。  相似文献   
65.
王玉珍 《奋斗》2004,(9):42-42,49
提倡大学生加强自我道德修养,是高校思想政治工怍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加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当然主要靠加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教育.引导大学生认真学习和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但也不能忽视学生的自我教育即自我道德修养.因为外因是条件,内因是根据,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提倡大学生加强自我道德修养,当然也应该提倡自觉地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相似文献   
66.
杨长虹 《长白学刊》2004,1(1):56-58
马克思提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不仅标志着哲学主题的转换:从解释世界到改变世界,而且也标志着马克思哲学观的革命:从理论批判到实践批判.马克思以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把"解释世界"与"改变世界"统一起来,确立了实践批判的价值理想、基本维度和当代视野,从而实现了哲学观的革命性转变.  相似文献   
67.
1953年毛、梁之间发生的纠纷,是一场关于时政问题的思想交流和观点碰撞.但从宪政史的角度去考察,该事件至少有三个方面的意义:第一,在共和国宪政史上,首次将立法机关的代表在立法机关会议上的言论免责权缺乏宪法保障的问题尖锐地提了出来;第二,创设了一个有中国特色的为各国宪法规范所没有的宪政权力--批评和政治批判权;第三,确立了日后相当长时期内宪政生活以毛泽东个人为核心的中国宪政格局.  相似文献   
68.
论道德自律与自律意识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段慧兰 《湖湘论坛》2003,16(5):70-71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 ,人们主体意识的提高 ,道德的自律性日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和重视。自律与他律的关系如何 ,自律与道德发展有什么样的内在联系 ,怎样积极培育和增强主体的自律意识 ,弄清这些问题 ,对道德教育与个体道德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一、自律与他律“自律”(Autonomie)一词源自希腊语 ,由autos(自己 )和nomcos(规则 )二词合成 ,其原始涵义为“法则由自己制定”。道德的自律和他律是德国哲学家康德首创和使用的概念。康德把世界区分为两个平行的领域。与此相适应 ,他把规律分为两类 :一类是自然的因果规律 ;另一类是意志…  相似文献   
69.
陆传照 《前沿》2003,(10):110-112
党的十六大把形成学习型社会作为小康社会的重要文化特征提出。从学习型社会的整体动态过程看 ,它由三方面机制构成 :一是推动学习型社会运行的动力机制 ,这种动力源于主体的学习需要 ;二是规定学习型社会活动方向的目标机制 ,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 ,实现每一主体的自我超越 ;三是保障学习型社会活动正常进行的保证机制  相似文献   
70.
本文通过考察马克思对其前人贸易思想的评述与继承、发展 ,不仅为中国的贸易开放与全球化进程提供马克思主义理论支持 ,也展示出马克思主义批判地吸收前人知识的科学态度 ,提倡客观、理智的对待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