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90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27篇
各国政治   58篇
工人农民   50篇
世界政治   215篇
外交国际关系   43篇
法律   738篇
中国共产党   1559篇
中国政治   1886篇
政治理论   781篇
综合类   838篇
  2024年   46篇
  2023年   264篇
  2022年   239篇
  2021年   163篇
  2020年   177篇
  2019年   109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57篇
  2016年   112篇
  2015年   196篇
  2014年   582篇
  2013年   443篇
  2012年   519篇
  2011年   480篇
  2010年   504篇
  2009年   432篇
  2008年   373篇
  2007年   314篇
  2006年   247篇
  2005年   166篇
  2004年   173篇
  2003年   138篇
  2002年   140篇
  2001年   103篇
  2000年   109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1.
正男,20岁,河南平顶山人,上肢残疾,S6级游泳运动员。2012年伦敦残奥会夺得4枚金牌,打破3项世界纪录、4项残奥会纪录,是中国残疾人体育代表团夺得金牌最多的两名运动员之一。1998年,一次车祸让6岁的许庆失去了双臂。首次参加河南省第四届残疾人运动会,收获一枚金牌、一枚银牌和一枚铜牌。  相似文献   
92.
《上海支部生活》2012,(12):58-58
答:十八大提出,增强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这是坚持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的体现,也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必然要求,体现了我们党在加强党的作风建设上的高度自觉。  相似文献   
93.
在现代社会,自我认同问题的凸显有其深刻的原因.总的来说,现代自我认同危机是现代性对日常生活侵袭的结果;全球化进程是自我认同危机出现的大背景;科学技术推动了自我认同危机的出现;消费文化进一步催生自我认同危机;大众传媒则加速了自我认同危机的产生.  相似文献   
94.
安全理论可分为传统安全理论、半传统安全理论和非传统安全理论。非传统安全理论的主要特征是其安全的指涉对象、主导价值方面与传统安全理论分道扬镳,反对现实主义的国家安全观和军事/政治安全观。同时,非传统安全理论在核心概念与理论逻辑等方面又各不相同,组成了一个多元化、松散性的理论聚合体。但其开放的边界、活跃的思想也正是其力量的源泉,这为今后的非传统安全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养料。  相似文献   
95.
陆徵祥曾因受袁世凯的派遣,代表中国政府与日本签署了“二十一条”而被千夫所指。他选择后半生在异国他乡过着清苦的、长达22年的隐修生活以忏悔。这是一场马拉松式的自我救赎,陆徵祥带着微笑到达终点。  相似文献   
96.
马克思的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形成经历了一个历史过程,先后受基督教神学、黑格尔唯心主义、康德自律论和费尔巴哈观点等的影响,最终确立了历史唯物主义的道德观。马克思反对普遍的道德形式、抽象的道德语言和骗人的道德说教,反对空洞无物的伦理道德研究,道德实践更具有决定性意义。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本质。  相似文献   
97.
与自由主义“无拘的自我”和社群主义“镶嵌的自我”相比较,吉登斯的自我观可概括为“行动的自我”.一方面,它以自我分层模型为基础,通过对生活方式的决策抵制日常生活的异化,使自身达到一定程度的自主,从而选择一种伦理的生活方式.另一方面,自我通过反思来概括自身,通过关系来界定自身,从而为情感民主和对话民主开辟可能性.这种跳出自由主义和社群主义争论的自我框架,为当代政治哲学的生活转向提供了建设性的路径.  相似文献   
98.
《求是》2013,(2):64
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导致新自由主义衰败,引发了西方国家意识形态的危机。近几年西方意识形态领域的一个重要变化,是从批判新自由主义思潮,进而扩展到批判现行资本主义制度。关于资本主义的种种神话,已经被它自己制造的危机无情地戳穿,令精英人士崇拜  相似文献   
99.
曹英 《北京党史》2015,(2):37-39
<正>人类进入21世纪后的首要变化,是信息传播形态步入新媒体时代,个体权利与政治权力关系在言论表达、知情权利方面出现巨大变化,意识形态的自我论证、辩护功能遭遇重大挑战,中共党史的教育与传播自然也不例外。本文试图以高校党史知识的教育与传播为个案,分析这一变化趋势下教育者的适应原则、路径。一、新媒体时代的知识传播特点新媒体,自20世纪末期进入  相似文献   
100.
《学理论》2016,(8)
康德于《判断力批判》一书对审美判断进行批判。将康德对审美判断四个契机重新进行整理,从审美判断的无利害关系,主观性以及共通感三个方面来分析康德对审美判断内涵的理解,发掘审美判断力的内在属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