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4篇
  免费   11篇
各国政治   9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27篇
外交国际关系   44篇
法律   237篇
中国共产党   32篇
中国政治   128篇
政治理论   31篇
综合类   18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经纬 《党课》2014,(23):85-89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执政以来,在外交和安全保障方面可谓动作频频,不仅数次与美国进行联合军演,多次出访与中国有南海主权冲突的东南亚国家,试图集结盟友牵制中国,同时还借口与中国的钓鱼岛领土争端以及朝鲜核武威胁,积极扩充防卫力量,修订新的防卫大纲,并且试图修改在关于“集体自卫权行使”方面的宪法解释,为日本军队“正常化”继而国家“正常化”来寻求出路。  相似文献   
82.
近年来,我国公安民警在警务执法中屡遭暴力抗法甚至袭警。公安院校应创新思路,本着"贴近实战,讲求实用,服务实战"的理念,以及"使学员有信心、能合法、安全而有效地使用警察防卫控制技能"的指导思想,对警察防卫控制课教学的内容设置进行优化,以适应当前警务执法的实战需要。  相似文献   
83.
日本各行政部门都配备了研究中国的职员。但琢磨中国更为重要的主战场就在中国国内,而一线队员就是驻华大使馆的官员们。日本使馆官员时刻关注中国政府和媒体动  相似文献   
84.
1997年修订刑法第20条第3款专门规定了针对一定范围内的暴力犯罪的无限防卫,为此,刑法学界进行了激烈的争论。不少同志认为无限防卫的设立弊多利少,其立法化的根据不足。实际上,无限防卫在刑法典中的确立,乃是人道主义的要求;否认无限防卫的合理性,实质上就全面否定了正当防卫;我国刑法的专门规定有其必然性;无限防卫不具备犯罪构成,故无须负刑事责任。  相似文献   
85.
《时事资料手册》2006,(6):99-100
从里根总统提出太空导弹防御计划以来。20多年来。美国已经投入数十亿美元建设导弹防御系统。布什上台以来。撤:回了与俄罗斯签署的反弹道导弹条约.把部署导弹防御系统作为国土防卫的首要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86.
论特殊防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7年,我国对原刑法进行了重要修订与完善,其中对正当防卫问题作了重要调整与补充,完善了正当防卫的概念,进一步明确了防卫过当的范围,而且特别增加了一款,即第20条第3款,规定“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行为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  相似文献   
87.
英美法系刑法中正当防卫构成条件之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正当防卫是英美法系各国和地区刑法中普遍予以规定的一种一般辩护理由 ,但这种辩护理由的成立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英美法系各国和地区刑法在正当防卫的分类上存在分歧 ,大致可以分为人身防卫、财产防卫和执法防卫三种类型。英美法系各国和地区之间甚至某一国内部在这三种具体的正当防卫类型的构成条件上的理解、规定上都存在较大差异。从比较研究的视角对英美法系各国或地区正当防卫的构成条件进行分析 ,对加强我国正当防卫理论的研究无疑颇具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8.
略论警察的职务防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警察防卫权是警察权力体系中的一个分支,是一种职务权力。将警察职务防卫按侦查阶段的防卫、对在押人员的防卫、其它情况下的职务防卫分类有助于警察明确各自行使防卫权的内容、时机。警察行使无限防卫权有其特点,但在实际操作中必须注意:尽量采用非致命手段制服犯罪分子,如还不能制止时,才使用武器;当作为无限防卫的手段会导致不法侵害人以外的其他人员伤亡或重大财产损失时,不得采取防卫手段,除非已无法采用其它更可行的手段,并且,如不立即进行无限防卫会发生更为严重的危害后果。  相似文献   
89.
侵害人视角下的正当防卫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璇 《法学研究》2015,(3):120-138
为扭转我国正当防卫审判实践中长期存在的唯结果论倾向,有必要从侵害人的视角出发,对正当防卫的教义学研究重新加以审视。正当防卫的本质除了法益保护,还在于侵害人因违反不得侵害他人法益的义务,主动使自己陷入法益冲突的险境,从而使自身法益的值得保护性下降。侵害人法益值得保护性的下降程度影响着防卫权边界的划定,从而与防卫限度的判断密切相关。如果站在实施防卫行为时,综合考量侵害行为给有效防卫造成的困难、侵害人给防卫人的安全带来的危险程度,能够认定防卫行为是为有效、安全地制止不法侵害所需的最低限度反击手段,则侵害人法益的值得保护性归于消灭,除非被损害的法益与被保护的法益在价值上存在极端悬殊的差别。  相似文献   
90.
冷兵器暴恐事件具有犯罪主体的特定性、袭击对象的针对性、地点场所的选择性、犯罪手段的暴力性等特点。我国民众面对突发的冷兵器砍杀暴恐袭击,缺乏明显的防护意识和应急防卫技能。因此,加强民众在暴恐事件中的应急防卫能力体系建设,对减少危害后果和遏制暴恐犯罪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应急防卫能力主要包括安全防范意识、灵敏反应能力、快速攻防能力、战术性反击能力等。加强民众的应急防卫能力建设,应做好宣传工作,普及民众的反暴恐知识,提高民众的防卫技能,研发应急防卫简易工具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