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7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4篇
工人农民   3篇
世界政治   5篇
外交国际关系   10篇
法律   41篇
中国共产党   125篇
中国政治   284篇
政治理论   19篇
综合类   2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61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68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张政发[2008]112号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市直及省属驻张有关单位:现将《张掖市2008-2010年农村环境保护规划》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二○○八年十一月十九日  相似文献   
82.
十一五期间,是我省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十七大和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精神,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树立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时期,也是进一步推进我省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建成西部经济强省和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努力实现新跨越战略目标的关键时期。本规划在总结十五期间我省环境保护取得的成效、分析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明确我省十一五期间环境保护的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确定十一五工作的重点任务,提出规划保障措施,是指导我省十一五期间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依据。规划以还三江  相似文献   
83.
自然保护区能满足游客向往和回归大自然的愿望,而生态旅游则是以一种特殊的旅游产品利用自然资源来吸引旅游者,在自然保护区进行生态旅游的开发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初步探讨了自然保护区开发的一般模式和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提出保护区进行生态旅游开发的几点思考,最后以福建省武夷山自然保护区为例具体阐述了对自然保护区进行生态旅游开发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84.
我站立的岸地,是江水的终点,也是海水的起点。极目远眺,前面是茫茫苍苍、无边无际的芦苇荡。初夏的熏风,从密集苇叶梢上掠过,掀起层层绿浪,一直波涌到天的尽头。我拉近一株细秆的芦苇,抚摸碧绿的叶片,有润滑柔软的丝绸质感。这临水的禾本植物,成千成万成亿株簇长在一起,绵延百里,孕育成一股浩瀚壮阔的气势,形成一大块被国际有关组织于2002年编定为1144号的重要自然保护区——崇明东滩湿地。  相似文献   
85.
义术  吉明江 《新东方》2010,(5):37-39
一、王下乡的窘迫境况 隶属于海南省林业局的六大林区之一的霸王岭自然保护区,是中国唯一保护长臂猿及其生存环境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占地面积6600多公顷,是被誉为“地球之肺”的海南热带雨林的典型代表。保护区内山岳连绵,群峰叠翠,林海浩渺,古木参天,自然生态系统保存完整,  相似文献   
86.
古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浙江省开化县苏庄镇境内,与江西省婺源县、德兴市毗邻,是以中国特有的世界珍稀濒危动物白颈长尾雉、黑麂及其栖息地为主要保护对象的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总面  相似文献   
87.
<正>通过发展旅游得到实惠的荔波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农户,来到省城"答谢"各大旅行社的导游们1月20日下午,以"风雨相伴·携手黔行"为主题的"2010贵阳地区导游联谊大会"在贵阳举行。此次联谊会的  相似文献   
88.
地处黔、渝、湘、鄂四省(市)边区结合部的乌江之滨的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因特定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历史文化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赢得了三张国家级名片: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乌江山峡百里画廊、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麻阳河、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黔东特区革命委员会旧址。  相似文献   
89.
为贯彻落实《国家林业局关于加强湿地保护坚决打击毁湿开垦等破坏湿地资源行为的通知》精神,全面推进自然湿地的抢救性保护和退化湿地的科学恢复,进一步加强我市湿地资源保护管理,严厉打击各类破坏湿地资源的违法行为,确保湿地资源安全,市委、市政府办公室印发《张掖市打击毁湿开垦等破坏湿地资源行为专项行动工作方案》,从指导思想、工作重点和目标任务、组织领导及职责、时间及进度安排、具体要求等五个方面作了全面的安排部署。  相似文献   
90.
在我们国土上有众多的自然和历史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的资源。近年来,人们走进这些风景名胜区,都会发现各景区都有五花八门的称号,有自然遗产地、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地质公园、森林公园、湿地公园、水利风景区、A级景区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