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65篇
  免费   86篇
  国内免费   23篇
各国政治   51篇
工人农民   45篇
世界政治   219篇
外交国际关系   89篇
法律   2164篇
中国共产党   1220篇
中国政治   2179篇
政治理论   701篇
综合类   1106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97篇
  2022年   72篇
  2021年   105篇
  2020年   124篇
  2019年   79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79篇
  2016年   102篇
  2015年   249篇
  2014年   579篇
  2013年   633篇
  2012年   669篇
  2011年   711篇
  2010年   629篇
  2009年   632篇
  2008年   672篇
  2007年   590篇
  2006年   451篇
  2005年   340篇
  2004年   225篇
  2003年   203篇
  2002年   159篇
  2001年   145篇
  2000年   109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71.
死刑的实体和程序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死刑的正当性问题争论不休之际,如何控制死刑、确保现存死刑的最低程度的正义,是一个不得不面对的重要问题,在此背景下,有必要认真审视检讨我国的死刑制度。一、死刑存废的简要回顾死刑,是剥夺犯罪人生命的刑罚方法,是刑罚体系中最严厉的刑罚方法,故又被称为生命刑、极刑。死  相似文献   
72.
人与自然共处在地球生物圈的同一体中,人类的繁衍与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大自然,必须以大自然为依托,因此,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显的犹为重要。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高度统一。为了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我们必须发扬民主、提倡、鼓励公众积极参与,建立并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度,实现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有机统一,进一步开发人与自然更加自觉的和谐状态,重新认识和理解自然规律,重新反思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树立"天人合一"的协调发展理念,在更高的科技水平上取得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73.
本文从工业文明的解构和生态文明的建构两方面来研究深层生态学桂冠诗人加里·斯奈德的生态文明思想。工业文明的解构是指对工业文明的批判,目前人类文明(工业文明)所面临的困境,主要体现在远离地球和过度开采这两方面。生态文明的建构是指斯奈德为工业文明所面临的问题寻找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74.
刘娅 《法治研究》2006,(6):33-33
对律师最早的感受,可溯源于儿时看过的港产片:律师头戴假发,穿着庄严肃穆的律师袍,在法庭上踱着方步,配合着饱含鼓动性的手势侃侃而谈,那时的我总是痴迷于银幕上的律师形象。及至专攻法律并以此为业,才知晓即便在最美好的时代,律师的公众形象也令人难以恭维。  相似文献   
75.
康德的政治自由观界定了在社会政治领域中个人权利和公共权力的法律限度。康德政治自由观中的正义原则是道德自由观中的自律法则的外化。道德自律法则为康德在社会政治领域中探讨个人自由的正当性和公共权力的合法性奠定了坚实的道德基础。  相似文献   
76.
朱世洪 《人权》2006,(3):27-29
一、我国罪犯人权保护的现状罪犯人权是指被法院判处刑罚的罪犯依其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所享有或者应当享有的权利。从自然属性上讲,罪犯虽然被法院判处了刑罚,但他(她)仍然是人,因此,罪犯仍然享有人权。从社会属性上看,罪犯是由于自己的犯罪行为(在很多情况下,犯罪是严重侵犯人  相似文献   
77.
现代中国实现法治的路径研究很大程度是研究乡村社会的法治实现路径。论文从乡村社会的一个案例说起,通过这一案例展现了乡村法官在具体的裁判执行过程中,如何协调国家法与民间法的关系。针对这一状况,我们引介了国家正义与乡土正义的概念,详述了法官解决乡村纠纷的过程和实现法治的可能路径。  相似文献   
78.
袁雪 《行政与法》2007,(1):91-93
法律选择理论是国际私法的核心理论,主要是以各种法律选择学说为载体,具体表现为各种法律选择方法。从十四世纪意大利巴托鲁斯创立法则区别说以来,法律选择方法一直处于不断的演变之中,体现了国际社会追求和谐的要求。本文以法律选择方法的历史演变为线索,以法律选择方法的价值追求——正义为研究视角,探讨法律选择方法的演变与构建国际和谐社会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79.
社会正义的核心是社会基本制度的公正。教育制度作为社会基本制度的组成部分,其公正程度是衡量是否实现社会正义的重要标准。“高考移民”现象暴露出我国的教育不公平的存在,同时也反映了我国公民权利缺乏制度化的保障,本文在充分分析这一现象的基础上,就如何实现社会正义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80.
人类正义观念由来已久,具有高度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既体现了时代的变迁,又代表了人类的永恒追求。正义是普遍性与向善性、绝对性与相对性、历史性与永恒性、个体性与社会性、权利性与义务性五个基本性质的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