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4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5篇
世界政治   6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229篇
中国共产党   27篇
中国政治   65篇
政治理论   23篇
综合类   8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51.
自然法学在西方法学思潮中源远流长 ,为法学研究和发展提供了源头活水。仔细梳理各个历史时期自然法学中“自然”概念的含义 ,可以发现古代自然法是从自然物质世界的属性和规律来确定和评判人的行为 ,神学自然法中上帝和神是人领悟自然的中介 ,自启蒙时代古典自然法开始 ,自然的意义就主要用来指人的自然本性 ,与物质的自然世界脱离了联系。“自然”含义的演变反映了人们对待自然态度的变化 ,也揭示了法学对自然物质世界的疏忽和远离。现代环境法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调整、对自然物质世界的关注和重视在某种程度上正是对古代自然法学尊重自然精神的复兴。  相似文献   
152.
进入21世纪,人类对于法律制度价值与功能的理解及利用已经逐步脱离了传统的片面注重形式或片面注重内容的神学法学派或自然法学派的羁绊,转而走向如何有效地理解与利用程序与实体法并重的科学法学,从而全面推动人类社会的民主法制化进程。对于作为法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公证制度的价值与功能的理解与利用就是摆在人类面前的一个具有重大意义的命题。中国特色的公证制度对于中国在21世纪的民主法制以及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发展无疑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鉴于中国目前正在如火如荼地全面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法律职业共同体,因此,从法律职业共同体入手,结合公证制度本身特点,无疑属于对于中国公证制度的价值与功能进行考量的一个最为基本或基础的手段与方法。这是本文立论的前提。  相似文献   
153.
西方古代的自然法思想,是在城邦解体的形势下,为适应过更大共同体生活的需要而兴起的。自然法的普适性和永恒性带有强烈的普遍主义色彩。这种普遍主义体现了世界理性,它既为法治秩序的建立创造了条件,又为罗马帝国的侵略扩张政策提供了根据,事实上形成了理性和正义的悖论,对现今反思全球化进程富有启发。  相似文献   
154.
“自然法”与“法自然”的文化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法学界内 ,许多人认为“法自然”与“自然法”存在相通之处。然则实际上 ,自然法通过对永恒正义和理性的追求 ,推动了近现代民主制度的创生 ;“法自然”所崇尚的“自然”是在“天”的统辖之下所形成的自然界 ,法自然必尊天为上。故法自然所维系的是专制秩序 ,恰与自然法的追求背道而驰。设法勾联自然法与法自然 ,实出于我们对固有文化的自卑心理。  相似文献   
155.
“自然权利”是霍布斯和洛克 (也是整个古典自然法学派 )对自然法理论的一大创建 ,二者在构建他们的自然权利理论过程中 ,均以个人为理论的出发点和归宿。但在对人性的初始分析中 ,二者就有了不同的趋向 ,霍布斯的逻辑一贯的论证将个人由自然状态送入“利维坦”中 ,而洛克的折中与调和却为了个人营造了一个“有限政府”。  相似文献   
156.
解读《论法的精神》的“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关于自然法理论、分权理论和研究方法的解读,揭示出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这一名著中的理论创新和研究方法的创新,同时提出对其理论思想发展的一些个人理解。  相似文献   
157.
本文认为,对宪法概念的理解应分成三个层次:第一层次的宪法概念作为“种”概念,只是一个事实判断,不合有价值判断;第二层次的宪法概念分为应然宪法和实然宪法;第三层次的宪法概念是实然宪法之下的成文宪法和不成文宪法。依法治国就是要实现宪法至上,努力实现实然宪法向应然宪法的靠近。  相似文献   
158.
自然法精神即正义具有普适性,它不因民族和国度而异。现代法治要素所包含的价值理念离不开自然法精神,这是现代法治国家所追求的最高价值目标。在现代国家的法治建设过程中,借鉴传统自然法精神可使我们获得很多教益,从中引出的人权保障、法律至上、权力制约等一系列宪政装置对于现代法治的确立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59.
在欧洲法律思想史上,洛克第一次从理论上论证了"天赋人权"原则,这是其社会契约论自然法思想的核心内容。由此出发,他提出了"主权在民的法律观"以及系统的自由学说,阐明了法律与自由的关系。本文从"社会契约论""自然法""法治原则""自由思想"四个角度来具体阐述洛克的法律思想。  相似文献   
160.
理性主义自然法赋予“理性和自然法”以新的含意,在客观内容上,它不再是存在于人之外的正义理念,也不是基督教的戒律,而是人的自然性中所固有的东西即问心无愧地表达人自身的需要,并强烈宣布了人本主义和个人主义的原则。而近代理性主义又以抽象人性论挑战宗教神权,以人自身的价值为本位来说明自然法和正义准则的绝对有效性及由自然法规则推导而来的结论的绝对有效性,从而论证了国家如何构建及构建的基础的问题。理性主义自然法和抽象人性论,不仅成功瓦解了政治统治的神学正当性资源,而且确立了政治统治合法性的新基点,为近代欧洲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合理性作了有效的哲学论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