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4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5篇
世界政治   6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229篇
中国共产党   27篇
中国政治   65篇
政治理论   23篇
综合类   8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1.
在古罗马,继承和发展古希腊的法治思想的思想家中,西塞罗的贡献尤为突出,他既以一个思想家的理性思维,也以一个政治的现实而敏悦的眼光来看待法律和治国的方式。他把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法律和法治思想与斯多葛学派的自然法思想有机地结合起来,进一步确证法治的必然性和正当性;他又根据自己的政治实践经验训练来阐述法治建构中若干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412.
自然法思想是现代法治的精神渊源。自然法思想的底色,一言以蔽之,即人文主义。虽然中国传统法文化里缺乏西方话语意义上的自然法精神,但是却蕴含丰富的人文主义思想。所以通过与传统对话,传承续造人文精神,就可以超越“卡夫丁峡谷”实现中国法治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13.
著者在该书《序》中写道:“鉴于正当性问题的浩大,本书的研究限定于自然法学派和法律实证主义特别是二者的关系问题中。所幸的是,这两大法学派恰处于近代以来西方法哲学思想画面的中心部位。人们通常以‘恶法非法’代表自然法学派,以‘恶法亦法’代表法律实证主义,并由此在二者间形成简单的对立。在阅读和思考中,我越来越感到这种理解是肤浅而片面的。但究竟怎样全面而准确地概括两大法学派的关系,一直困扰着我。忽然有一天,我在看美国总统大选的节目时受到启发。  相似文献   
414.
自然法”的观念,在西方已有两千年的历史了。在这漫长的过程中,这个观念历经演变,时隐时彰,但始终是西方思想的一支主流,对政治、法律、哲学、宗教、伦理各个领域,有历久弥新的影响。本书是英语世界中讨论“自然法”的经典著作。凡对西方思想之本源及政治理论、法律理论有兴趣的人,都不可错过此书。  相似文献   
415.
西塞罗作为古罗马最重要的政治学家在其著作中阐明了两个重要的政治观念:一、国家是属于人民而非属于某个人的;二、在人定法之上还应有一个反映普遍理性和道德法则的高级法,即自然法。在西方,这两个观念虽然并非西塞罗的首创,但毫无疑问的是,正是西塞罗对这两个观念的有力阐述和发挥,使它成为西方千百年来人们公认的政治常识,并成为现代民主、共和和法治思想的重要理论资源。  相似文献   
416.
洛克是古典自然法思想的杰出代表。"天赋人权"、"社会契约"、"分权制衡"和"有限政府"是人们解读洛克自然法思想的重点甚至全部,而同为洛克自然法思想光辉之下的政府特权理论长期被学界所忽视。基于自然法思想的政府特权理论可以作为现代行政权定位的重要方向指引,理应引起学界的思考和关注。  相似文献   
417.
拉德布鲁赫终身信守其法律概念并无改变,只不过不同时期其所强调法律价值的着重点不同而已,并无所谓从古典实证分析法学到古典自然法的转向。同样,新自然法不过是对19世纪以来过于强调实证法而忽略法的内在价值的一种矫正,是传统实证分析法学和古典自然法学的一个折衷。历史表明纽伦堡审判受到了自然法复兴的影响,其审判过程可以看做是对新自然法精神的最好注解:自然法不再是一个法律体系中具体的高出实在法的存在。它指的是一种方法,一种判断实在法的标准。  相似文献   
418.
知识产权法官造法批判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崔国斌 《中国法学》2006,1(1):144-164
中国部分法院在知识产权领域利用民法或其它法律的原则条款扩充知识产权的保护范围,破坏了知识产权法的利益平衡机制。本文对此类司法活动进行批评,希望重新确立知识产权法定原则在中国司法活动中的统治地位。法院在司法活动中应该放弃个人本位的自然权学说,坚持社会本位的功利主义思想,坚持知识产权法的独占适用,保证立法政策得到贯彻。  相似文献   
419.
在治国方略的选择上,中国与西方走的是两条截然不同的发展道路。这部分应归因于中西法律文化的差异。这种差异是否就是“自然法”与“实在法”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的有无? 本文对此持否定态度。因为道家的“法自然”观包含着明显的法律二元论思维方式,并对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的传统法律文化产生了深刻影响,从而形成了独特的中国式的法律二元论。不过,道家的“法自然”思想与西方的“自然法”思想在根本上是大异其趣的。  相似文献   
420.
<正> 凯尔逊学派(亦称规范法学派,又名纯粹法学派)是现代资产阶级法学中的比较有影响的派别之一。它产生于二十世纪初,创始人是奥地利(后加入美国籍)资产阶级的法学家汉斯·凯尔逊(Hans Kelsen,1881—1973)。从1911年起,凯尔逊就开始了传播规范法学理论的活动。1919年任维也纳大学的正教授(教国家法和行政法)。1920年,参加起草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