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45篇
  免费   56篇
  国内免费   12篇
各国政治   45篇
工人农民   26篇
世界政治   99篇
外交国际关系   78篇
法律   548篇
中国共产党   851篇
中国政治   1421篇
政治理论   381篇
综合类   46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50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75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58篇
  2015年   129篇
  2014年   313篇
  2013年   350篇
  2012年   368篇
  2011年   376篇
  2010年   356篇
  2009年   302篇
  2008年   326篇
  2007年   250篇
  2006年   200篇
  2005年   143篇
  2004年   95篇
  2003年   84篇
  2002年   80篇
  2001年   79篇
  2000年   56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1.
马克思的人与自然关系学理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它从充分肯定工业文明意义的人化自然观而自我超越为生态文明视角的人与自然和谐观。这种超越的主要内容表现为:(1)重新肯定自然界的优先地位之理论价值。(2)新定对象性关系的意义———人与自然的双向互补价值。(3)新定对象化关系的意义———人与自然的双向互动价值。这标示着马克思的思想既是一个与时俱进的创新过程,也是一个实事求是的探索过程。  相似文献   
212.
我国房地产调控及房地产税等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网上的观点以及媒体的报道大部分都是指责,但笔者认为还是应该更理性和严肃地讨论这个问题。从全局视野来  相似文献   
213.
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简称两型社会)建设,任重而道远。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里,蕴含着丰富的思想资源。如儒家的人本思想、和文化;道家的无为而治、天人合一;尚俭戒奢的传统美德;生态环伦理中提出的仁民爱物、善待生命,人与自然共生、共存等等,对建设两型社会无疑具有极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尤为可贵的是,中国古代提出了道法自然的理念——所有这些都为建设两型社会提供了极富启迪意义的思考。  相似文献   
214.
汤自军 《求索》2011,(10):88-89,157
产权制度是我国自然文化遗产保护体制的核心制度,其合理安排与否对珍贵的遗产资源具有重要影响。我国现有的遗产产权制度诞生于上世纪计划经济时代,通过考察遗产产权制度变迁可以发现,现有产权制度具有界定模糊、行政垄断严重等特点。这样的产权制度不仅导致了实践中遗产的不当开发、破坏开发,还严重阻碍了自发的遗产产权制度创新。这样的产权制度已成为我国保护珍贵的遗产资源、使遗产事业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的重要障碍。  相似文献   
215.
绿满八闽     
"绿色海西"是福建一张靓丽的名片,早已成为福建人的骄傲。居全国首位的森林覆盖率正是海西发展傲人的生态基础。为支持造林绿化推进生态省建设,2011年省人大常委会将造林绿化列为监督的一项重要内容,致力推动创建山川秀美、人与自然和谐、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优美之区"。  相似文献   
216.
<瑞普·凡·温克尔>是华盛顿·欧文的著作之一.这个故事讲述了瑞普·凡是一个遁世的农夫为了逃避妻子的责骂而上山打猎所经历的童话般的故事.作者大量运用了比较法,或形散神聚,或引而不发,或明暗结合,以深刻的蕴意和丰富的内容,给读者留下了无尽的思索和回味,使文章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相似文献   
217.
近读台湾作家龙应台的文化是什么,很受启发。她说,文化其实体现在一个人如何对待他人、对待自己、对待自己所处的自然环境。在一个文化厚实深沉的社会里,人懂得尊重自己——他不苟且,因为不苟且所以有品位;人懂得尊重别人——他不霸道,因为不霸道所以有道德;人懂得尊重自然——他不掠夺,因为不掠夺所以有永续  相似文献   
218.
《学理论》2013,(30)
贵州仡佬族的自然崇拜包括山崇拜、植物崇拜和动物崇拜,其审美心理也正滋生和显现于一系列习俗化的崇拜活动中。就山崇拜而言,仡佬族人将山看成是主宰一切的神灵,赋予山与人一样的形象、情感、性格,形成了审美心理的原生形态。就植物崇拜而言,仡佬族从远古时期就产生了树木有灵的观念,树木演变成为一种庄严神圣的图腾。而竹崇拜情结表达着仡佬族人对生命传承的一种敬畏和信仰,对生命美的一种追求和向往。  相似文献   
219.
《黄埔》2011,(4):62
张文波,1949年生于冀中白洋淀畔,笔名雁翎,别署梦荷堂主。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河北分会会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书画艺术研究会会员,高级美术师。少年习书作画,后读师范院校学中文并跟随花鸟画家范学礼老师  相似文献   
220.
自然债的民法认可回溯要求为引发自然债的行为找寻栖身之地,传统民事法律行为理论难以说明该行为.需要对法律行为的有效性进行反思,可以在有效民事法律行为类型之外提出"中间法律行为",表明该种行为既非完全强制也非无效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