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2篇
工人农民   4篇
世界政治   9篇
外交国际关系   6篇
法律   21篇
中国共产党   66篇
中国政治   79篇
政治理论   18篇
综合类   19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中国画家和哲人对大自然的理解,是从一种宏观的角度,观察自然界中时节的韵律、恒常的节奏。在这种宏观的视角下,他们看见的是人和自然之间的和谐。因此,在中国古代山水画家的笔下,山水尽是有情的,表现的一律是和谐悠然之气,即使是写寒冬之景,给人的感觉也只是静谧而不是绝望和恐惧;在我国国画的经典当中,调子从来都是宁静平和而不是喧闹的。  相似文献   
172.
《党课》2008,(2):18-19
马克思主义中包含着对工业文明的反思,从而使生态文明成为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要求和社会主义的根誉属性。恩格斯曾说:“人们会重新感觉到,而且也认识到自身和自然界的一致,而那种把精神和物质、人类和自然、灵魂和肉体对立起来的荒谬的、反自然的观点,也就愈不可能存在了。但是要实行这种调节,  相似文献   
173.
向贤彪 《学习导报》2010,(23):31-31
大干世界,“争”是常态。翱翔的雁阵,飞弃的瀑布,追逐的云彩,拔节的禾苗,无不在“争”中表现自我、绽放美丽。与自然界的“争”相比,人类赋予“争”以更多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是以,有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创先争优”,也有各行备业的争一流、争上游。  相似文献   
174.
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需要环境道德的调节与保障,环境伦理学所倡导的人类要尊重生命和自然界;反对毁灭生态的战争和军备升级,反对掠夺性开发资源和污染环境;注重代内平等和代际平等;生产和消费活动生态化--适度增长、适度消费、走循环经济之路等环境道德原则,对实现这种调节与保障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5.
我们的先民为今天的灾害学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践资料 人类归属于大自然,生存于大自然,既受自然界的恩惠,又受自然界的限制.水旱风暴,地震滑坡,山崩海啸,瘟疫虫害,不一而足,自然灾害使人类曾经付出过难以数计的代价.因之,人类对自然灾害的关注,由来已久.  相似文献   
176.
我们现在所说的自然往往被理解为自然物的总和,即自然界。但是无论在西方还是东方的语言中,自然概念产生之初并不具有这种含义,而总是在本质的意义上使用。在现代语言中,自然一词均有本性和自然界两个基本的含义。  相似文献   
177.
神道是日本民族自原始社会以来形成和秉持的原始宗教信仰,它以崇拜自然神和神人合一的思想为核心,对自然界万物都赋予一定的“神格”而顶礼膜拜。它在文化背景、民众心理、思维方式和价值标准等深层次上,对日本国家外交政策的理念和思维发挥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战后日本的国家发展战略在后冷战时代出现了根本性的重大转向,在这一发展演变过程中,以神道思想和神国学说为理论框架和思想核心的民族主义、国家主义思潮对日本的政治外交选择和调整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其影响基本上是保守右倾的。  相似文献   
178.
美在不言中     
黄桂宁 《今日广西》2008,(19):54-55
我承认大爱无言,大美亦无言。自然界中,天不言自高,地不言自厚.水不言自流,山不言自重,海不言自宽,花不言自美……而在我们的社会中,同样存在那么一个美在不言中的平凡群体——城市环卫工人。  相似文献   
179.
一人来源于自然界 ,更确切地说人来源于动物界。但是 ,人类的整个历史就是摆脱狭隘的自然动物的生存法则 ,创造人自身的生存法则。人离开自然动物界的法则越远 ,人类便越自由、越人化。而这一过程本身又是自然界的真正复归 ,其最高境界是自然界实现其彻底的人本主义原则 ,而人又反过来实现了自身彻底的自然主义原则。这一境界是马克思曾经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的境界。不能简单地把马克思的这一表述简单地认作旧哲学的痕迹 ,忽视这一境界背后深层的人类学意义。而这一境界的达成 ,需要社会关系原则的确立 ,其前提性基础是人…  相似文献   
180.
肖唐友 《现代领导》2009,(11):26-26
效应一词原本指物理或化学作用所产生的效果.如光电效应、热效应等。后来,随着人们对效应一词的拓展理解和广泛应用.自然界和社会领域很多带规律性现象亦称之为效应。效即功效,应即回应。在现代干部和人事管理工作中.灵活运用各种效应对于提升领导水平.更好地使用人、管理人、激励人,提高干部工作效能是很有作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