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24篇
  免费   113篇
  国内免费   28篇
各国政治   82篇
工人农民   26篇
世界政治   254篇
外交国际关系   88篇
法律   2602篇
中国共产党   1060篇
中国政治   1708篇
政治理论   688篇
综合类   1457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73篇
  2022年   54篇
  2021年   68篇
  2020年   90篇
  2019年   77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71篇
  2016年   108篇
  2015年   233篇
  2014年   585篇
  2013年   530篇
  2012年   656篇
  2011年   734篇
  2010年   604篇
  2009年   741篇
  2008年   760篇
  2007年   546篇
  2006年   412篇
  2005年   350篇
  2004年   294篇
  2003年   281篇
  2002年   228篇
  2001年   166篇
  2000年   136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4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51.
迁徙自由作为一项基本人权在近代得以确立的根本原因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迁徙自由兼有人身自由和社会经济自由的性质,各国在确认迁徙自由的同时都规定了相应的限制。我国应在把握世界各国相关制度的基础上结合本国现实进行迁徙立法。  相似文献   
52.
在“人民主权”理论成功解释“制宪权”问题的背后,却暗含着宪法权威之上还存在更大权威的内在逻辑紧张与悖论。为此,有必要解读古典自然法学派的思想传统,谋求新的视角来获得理论补救。在从“道德宪法”到“政治宪法”的分析过程中,个人财产权的保护和国家税权的控制一并进入到了宪法的视角,并成为“自由法治国”的重大理论课题。因此,必须以“财产权—限制财产权—限制限制财产权”为主线,超越民主程序的局限,谋求税权的宪法规制。  相似文献   
53.
杨杰 《中国司法》2002,(5):19-20
民管是劳教场所民主管理的简称,是指劳教所在对劳教人员的管理过程中,应充分保障劳教人员的民主权利,允许他们过一定的民主生活的管理制度。就制度而言,民管是依法保障劳教人员享有一定的民主权利,让劳教人员过一定的民主生活;就管理而言,是在民警直接管理下,实行劳教人员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一种管教方法。健全和加强民管工作,有利于形成严格管理下的适  相似文献   
54.
论对行政自由裁量权的司法审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行政权的不断扩张和膨胀,行政自由裁量也拥有了越来越大的权力。如果不对之进行有效监控,它势必会严重损害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司法审查是对行政自由裁量权进行有效监控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55.
贾亚莉 《理论导刊》2005,(10):38-40
科学技术促进了宪法和宪法学的产生与发展,也对宪法(学)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挑战。宪法(学)一方面要给科学研究提供支持与保障,另一方面也应对科技发展的负面效应进行限制和调控。现代科技发展应回归到宪法的价值体系之内。  相似文献   
56.
宗教与生产     
自治区党委常务副书记、自治区主席列确在参加全区宗教工作会议阿里组讨论时强调指出,全区各级党政组织、各部门必须不折不扣地执行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贯彻落实好郭金龙书记的讲话精神,引导信教群众把主要精力放到发展生产、增加收入、改善生活上来。  相似文献   
57.
建设以法治文明为特点的和谐社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不和谐的原因有多种,民主和法治发展的不足也是重要原因之一,建设和谐社会的关键是进一步推进法治建设。和谐社会和法治文明相辅相成。不仅和谐社会的制度取决于法治文明发展的程度,而且和谐社会的制度运行也离不开法治文明的保障。同时,和谐社会又是法治文明的旗帜。如果只有法治的发展,没有社会和谐的进步,这种法治就是不合理的,甚至是不可靠的。作为我国法治文明目标的和谐社会,是具有社会主义内容的和谐社会。在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中,要把法治文明和社会和谐相结合,并通过“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展示其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华美和壮丽。  相似文献   
58.
本文的轻微刑事案件特指六部委犤1犦《关于刑事诉讼法实施中若干问题的规定》第4条规定的:“故意伤害案(轻伤);重婚案;遗弃案;妨害通信自由案;非法侵害他人住宅案;生产、销售伪劣商品案件(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侵害知识产权案件(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属于刑法分则第四章、第五章规定的,对被告人可以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其他轻微刑事案件。”“上述所列八项案件中,被害人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受理,对于其中证据不足,可由公安机关受理的,应当移送公安机关立案侦查。被害人向公安机关控告…  相似文献   
59.
警察权力滥用的原因分析及其控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维护社会治安秩序,打击犯罪,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及其他合法权益,警察权有其存在的必然性。但是,作为国家权力的组成部分,警察权具有强制性、扩张性及自由裁量性的特点,再加上立法的粗陋,相关机制的不健全以及体制上的原因,使其极易被滥用,导致权力寻租现象层出不穷。为此,控制警察权滥用应从队伍建设、立法、司法权控制、管理体制等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60.
袁力 《公安学刊》2002,(4):57-60
原因自由行为是大陆法系国家的一个重要刑法理论。它一般指行为人由于故意或过失 ,使自己陷于无责任能力或限制责任能力状态 ,并在此状态下实施了危害社会的行为。我国的刑法学对此尚未涉及 ,但现实中是存在的。文章对原因自由行为的主体范围、犯罪类型及罪过形式等问题进行了阐述 ,并论证了原因自由行为理论在我国刑法中的适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