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1篇
法律   5篇
中国共产党   8篇
中国政治   1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辽代的致仕制度初步形成于穆宗时期.官员的致仕年龄比较灵活,在70岁左右;致仕官员的待遇比较优厚,包括政治、经济、生活各个方面.这些对于保持官员队伍的稳定和发挥他们的才能,都是有着积极意义的.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代,官员退休称为“致仕”,把官职还给君王。如果官员年老体弱,也可主动申请退休,称为“乞骸骨”,使骸骨得归葬故乡。从周朝起,“大夫七十而致仕”为后来各朝沿用。  相似文献   
13.
近来,有关“推迟退休年龄”的话题引发出很多争议。在中国古代,退休年龄同样是一个敏感话题,有的朝代宽松,有的要求严格。古人管退休叫“致仕”,另有“致事”、“致政”、“休致”等多种说法,意思都是把手中的权力交还出来,退休回家。  相似文献   
14.
行政官员在我国行政体制上是一个较小的概念.在古代,一般指文武百官.现在的行政官员是指狭义概念上的公务员.古代行政官员的退休称之为致仕,现代称为退休.从古代到现代,行政官员的退休制度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变化.可划分为若干个阶段,这与当时行政制度变化有密切的联系.本文通过对我国行政官员退休制度变迁的分析,对我现今公务员退休制度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5.
夏炎 《政府法制》2012,(14):4-5
古人把官员退休称作“致仕”,一般来讲,官员退下来后,其身份与在职时发生了巨大变化。通俗地讲,就是退休后的官员是一个无职无权的自由人。但是,古代官员退休后的身份却不可与没做过官的老百姓同日而语。因为他曾经是官,便有了官的履历、地位和社会影响力。因此,退下来的官回到地方,表面上看,他无职无权,却是一个可以对中央及地方社会产生影响的人物。  相似文献   
16.
致仕制度是官员管理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它不仅关系到年老官员的养老问题,而且更重要的是关系到官僚队伍人员结构的更新,对官员的整体活力及对行政效能的提高也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因此,自古即有优老恤贤、功遂身退,俗称"告老还乡"、"挂冠"等不同表达形式的致仕.致仕最初是作为"礼"载入<礼记>:"大夫七十而致事",由此可见官员致仕最初是被当作一种礼而执行的.然而由于致仕在官僚体系中的影响,两汉至隋唐,都相继制定了一些相关的规定,宋代做为官制发展的重要时期,统治者对这一制度也"尤所所重之"[1],制定了一系列条例法定,致仕制度的礼制更进一步向法制倾斜.  相似文献   
17.
致仕制度是古代行政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关致仕的规定基本上是源于礼制,由于礼制不是法制,所规定的老、病、忠、孝等原因的自请致仕,仅是一种道德行为,不能规范社会政治制度,所以需要法律的强制力予以保障。在以礼入制、以礼入法、以礼入政的前提下,致仕制度逐渐向法制化转变。由于受到礼制的制约,致仕制度的法制化进程非常曲折,而在行政包揽一切和“人治”的情况下,致仕制度最终没有完成法制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