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1篇
  免费   4篇
工人农民   4篇
世界政治   2篇
法律   66篇
中国共产党   60篇
中国政治   89篇
政治理论   26篇
综合类   28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中国古代哲学关于“知”的性质,及其与学问关系的论述,具有不同于西方哲学的重大特点。其中关于“知”的性质,以及求“知”的方法的理解,尤其是关于先天之“知”与后天之“知”的关系之认识,列代思想家都有极其深刻的论述,而其主要特点,则不仅在于认识论方面的,更是在于伦理方面的。  相似文献   
102.
关键在提高道德意识——传统智德与当代道德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智德是"中国四德"之一,专指道德智慧.孔子、孟子、荀子、王阳明对智德的内涵作了阐释.智德作为明是非、别善恶、知荣辱的道德意识,与仁、义之类具体的道德规范不同的地方,在于它是一种指挥之德,具有统揽全局、调控人心的功能,在提升社会道德文明水准方面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胡锦涛同志提出"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正是从提高全民道德意识的高度,抓住了当代思想道德建设的关键.当今我们要改善社会道德风尚,实现社会治理的伦理目标,关键在于大力加强智德教育,提高全民的明是非、知荣辱的意识.  相似文献   
103.
文章的写作主要有两个目的。第一,阐述狭义的良知--即是非之心--的不同意涵,以及它所支撑的道德框架。文章澄清了两种类型的良知:(1)作为道德判断之能力的良知;(2)作为道德知识和标准的天理良知。此外,文章也通过现象学的描述分析良知的不同特征,良知其它的特征将在另文讨论;如(3)作为道德动力的良知;(4)作为实践能力的良知。良知的这些面相为道德情感所贯穿。第二,在对良知特征的阐释中,文章对治儒家话语中关于良知天理所出现的两种理论问题。第一种理论将王阳明的良知观念看作对特定事件的固化认知,以及即时的反应。这种解读不能真正地认可良知扩展、反思、道德培养和制度革新之可能性。第二种理论将良知理解为不具有具体内容,而仅仅是抽象的本体。通过合理地理解,即从道德情感的视角来检视时,王阳明的良知学说既认可我们总是可以触及良知的具体内容,又提供了深化与培养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04.
文化的现代化特征突出地体现在传统与现代的接轨上,中国文化现代化自鸦片战争直至五四运动,一直存在着贬斥传统文化,过于崇尚西方文化的心态.而牟宗三先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客观冷静直面本质的心态,即文化现代化建设应当坚持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精神在文化现代化建设中起到的核心和支撑作用,同时批判辩证地看待西方文化,在立足自身基础上开出创新的形态和内涵.牟宗三提出要从道德理性中"自我坎陷"出民主与科学的文化现代化形态,这是其积极意义所在.但同时也因其"道德理性本位主义"的特点,使之理论呈现出局限性和不足.但无论是其理论的积极贡献,还是局限不足,都为中国文化现代化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和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105.
在历史发展的新时期,在与时俱进的时代思潮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实现了与传统"社会良知"的历史对接.这种对接是精神内蕴和价值诉求的历史对接,也是反思意识和理性精神在现实的对应.  相似文献   
106.
王闻文 《学理论》2022,(7):41-45
《拔本塞源论》作为王阳明晚年的重要著述之一,其包含了“万物一体”“圣人之学”“理欲之辩”等重要思想。而其中对理欲关系的阐释更是切中与精练,这不仅体现在他把理欲关系与其他思想结合在一起论述,从而更加通透地阐释了这一学说,既区别于程朱理学所言之理欲的内涵,又从心学的层面对其进行新的赋义;而且更可以从中窥见理欲关系在其哲学体系中的地位,即理欲关系作为其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思想,贯穿于其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等学说之中,并统摄这些思想。继而由对“理欲”关系的立与破,一方面阐发其心学思想,更为重要的是导归圣人之境,以承继儒家道统。  相似文献   
107.
理解王阳明心学"良知"二字是关键;理解"良知",区分硬知识和软知识是关键.弄清楚硬知识和软知识概念,"知行合一""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就不难理解了.  相似文献   
108.
《新东方》2016,(3)
王阳明对"狂"的精神气质的认识,伴随着其格物工夫论的不断扩展与加深而逐步深化,并逐步提出"狂者胸次"的人格美学精神。"狂者胸次"的提出是王阳明格物工夫不断成熟的产物。"狂者胸次"坚持以"良知独知"作为理论基础,而阳明对于"致良知"是"必有事"的强调使得"狂者胸次"的人格美学精神具有了彻上彻下的意味。"狂者胸次"是独立的人格美学范畴,它的提出对整个民族人格的完善与提升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9.
朱良俊  唐小华 《工友》2012,(8):36-37
他心系弱势群体,勇于担当,用责任守望公平,成为职工维权的坚强依靠。坚持11年奔走在职工维权第一线,行程35万余里,办案321件,接待来访职工近3万人次,为职工挽回直接损失3000余万元。他就是律师丁在元。  相似文献   
110.
近年来司法廉洁的理论和实践一直受到高度关注,法官良知则是跨越法官文化、司法廉洁、司法伦理等多个领域且经久不息的论题.从司法廉洁视角审视法官良知建设的内涵,或以法官良知印证司法廉政建设的内在机理,均有更为深刻的含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