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篇
  免费   4篇
各国政治   2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12篇
外交国际关系   15篇
法律   14篇
中国共产党   40篇
中国政治   24篇
政治理论   6篇
综合类   1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仝华 《党史文汇》2012,(1):4-11
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一个划时代的伟大革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在世界上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俄罗斯发生.领导这一革命的是以列宁为首的俄国布尔什维克党(全称“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尔什维克>”).  相似文献   
92.
苏俄一党执政形成的历史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联的一党执政模式并不是布尔什维克党事先设定好的,它的形成有一个曲折的过程。苏维埃俄国成立之初,形势的发展变化,国内各派政治力量的消长,形成了俄共(布)事实上的一党执政的局面,而后,才形成其政党执政模式,确立“一党执政”的理念。  相似文献   
93.
1936年之前,萧三(现代诗人,《国际歌》歌词的主要中文译者之一)曾代表苏俄方面三次邀请鲁迅旅莫斯科未果。这三次具体情形如何,暂不赘述,这里只说1936年鲁迅坚拒苏俄邀请一事。  相似文献   
94.
五卅时期,"反帝"口号的影响虽然急速扩展,但对于这一口号的质疑之声越采越大,焦点主要集中在"反帝"的理论、方法、策略等方面,对于什么是帝国主义,如何反对帝国主义,政界、知识界远远没有达成统一的认识,尤其是中共自身所附着的浓厚苏俄背景与其"反帝"口号之间的矛盾更是时人诟病的话题,发生于1925年底的关于苏俄问题的激烈争论即是当时这种复杂局面的集中反映.  相似文献   
95.
述弢 《各界》2013,(9):50-53
俄罗斯领导人普京曾说过:他不记得战后苏俄领导人中,还有谁像他和梅德韦杰夫那样紧张地工作过。这里倒不妨来回忆一下,苏俄历届领导人都是如何“为国操劳”的。  相似文献   
96.
中国共产党是在1922年7月的“二大”上决定加入共产国际的,但实际上早在我党成立之前,共产国际就已派人来到中国。1920年3月,维金斯基(中文名吴廷康)一行到达北京,同行的还有几位苏俄代表。在这之前,与中共早期领导人交往甚密的是北大俄文系俄籍教员柏伟烈(一译为鲍立威),他与李大钊关系较好。  相似文献   
97.
远东共和国是苏俄政府为了解决国内战争和外国武装干涉问题而建立的临时政权,而它与美国的经济交往则是实现其外交目标的重要手段.远东共和国与美国的经济交往从其建立为始,至它重新归并苏俄为终.通过这种经济关系,苏俄逐步瓦解了外来干涉势力,巩固了自己的政权;而美国也加深了对新生苏维埃政权的了解,影响了其在远东问题上的态度和政策.因此,远东共和国与美国的经济交往,是这一时期国际关系史极为重要的内容,对于美国、苏俄、日本、远东共和国这四个国家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8.
<正> 为了加强同完成服务性工作而向公民收取非法报酬及违犯商业规则行为的斗争,苏俄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于1981年9月21日通过了补充苏俄刑法典第156条~2和第156条~3的法命(在其他加盟共和国也通过了类似的法命)。因完成服务性工作而获取非法报酬的责任苏俄刑法典第156条~2规定,在商业、饮食业、日常生活设施、市政、医疗、运输等服务性行业里的企业、机关、团体中的非公职人员  相似文献   
99.
《中国青年》刊出“苏俄革命纪念特刊”,系统而翔实地宣传、介绍了十月革命、列宁主义的基本思想、十月革命以来苏俄经济政治文化教育上所取得的成就、十月革命与中国革命运动的关系等情况。这对于中国广大革命青年深入了解十月革命,坚定革命信念,走上革命道路,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0.
夕岩 《新湘评论》2020,(8):54-55
罗亦农,1902年5月出生于湖南省湘潭县。1921年5月,罗亦农和刘少奇、任弼时等20多位青年分别化装成裁缝、理发匠等手工劳动者,从上海向莫斯科进发。临行前,罗亦农从上海回老家湘潭探亲,他告诉家里人:"世界要变""我要到俄国去找一条出路"。这群怀揣着梦想的青年,先是乘日本邮轮取道长崎赴海参崴,又克服重重困难越过伊曼河,抵达由苏俄红军控制的伯力。然后在伯力军事部门的安排下,经过两个多月的辗转奔波,终于到达目的地。罗亦农被分配到莫斯科东方劳动大学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