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4篇
外交国际关系   3篇
法律   12篇
中国共产党   10篇
中国政治   38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国外一家著名制药集团来我国沿海地区考察,采集了10多个地方的水样,回国后经化验,认定苏州工业园区的水质最适合,于是选定在园区落户。  相似文献   
52.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已迎来苏州工业园区创建15周年的大喜日子,这是苏州人民以至全省人民共同欢呼的喜事。经过15年的共同创建,苏州工业园区已成为中外合作成功的典范,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榜样。我作为这个项目的起始经办人,更感到无比的欣慰,无比的庆幸。  相似文献   
53.
2011年12月19日,温家宝总理在与苏州工业园区部分企业负责人座谈时指出,研究成果必须实现产业化。如果成果获奖摆在那里,就只是一个花瓶。科技人员的创新和发明需要企业的支持。中国要有"乔布斯",要有占领世界市场的像"苹果"一样的产品.国内一家知名网站日前做的调查显示,有63.3%的人认为中国目前不会出现"乔布斯"式人物;28.9%的人认为,中国根本不可能出现像乔布斯这样的人;只有7.8%的人认为,20年后甚至更长时间才有可能出现真正的创新型人才。也许这份调查不能代表整个中国人,但却能给我们带来无限的深思。  相似文献   
54.
各设区市、县(市、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财政局、税务局,国家税务总局苏州工业园区、张家港保税区税务局,国家税务总局江苏省税务局第三税务分局:现将《江苏省规范完善补缴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费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相似文献   
55.
中国与新加坡1990年建交后,两国关系从经济到政治层面长足推进。从苏州工业园区建设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的启动、再到新加坡发展战略与"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度对接,中新经贸关系不断实现新突破、不断迈向历史新高。中新两国政府间合作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引领作用。两国经贸关系在深度和广度上的发展夯实了政治互信,进而推动中国经济和产业的转型升级,并对中国与东盟关系的发展及"一带一路"倡议在东南亚的有效落实具有不容忽视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6.
汪海 《群众》2016,(1):37-38
改革开放后江苏积极发展乡镇企业和开放型经济,成功实现"由农到工"和"由内到外"两次战略转型。建立中新合作苏州工业园区,是江苏朝外向型经济转变的重要标志。目前江苏进入了以创新驱动为主的工业化后期发展阶段,亟需大力发展创新型经济,推进由"加工制造"到"自主创新"的第三次战略转型。  相似文献   
57.
在民间融资投资活动中,融资方和投资者设置估值调整机制(即投资者与融资方根据企业将来的经营情况调整投资条件或给予投资者补偿)时要遵守公司法和合同法的规定。投资者与目标公司本身之间的补偿条款如果使投资者可以取得相对固定的收益,则该收益会脱离目标公司的经营业绩,直接或间接地损害公司利益和公司债权人利益,故应认定无效。  相似文献   
58.
《唯实》2014,(2)
苏州工业园区唯亭街道位于苏州市中心城区规划范围内东北部,全街道行政管辖面积80平方公里,下辖18个社区,总人口25.5万。近年来,在苏州工业园区区域一体化发展带动下,唯亭发展实现历史性跨越,并被苏州市委、市政府纳入全市首批23个"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  相似文献   
59.
阿平 《农村青年》2006,(12):62-63
2005年10月,在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一电子厂工作的赵旭,经朋友介绍认识了从广东来苏州找工作的刘军平。经过一番密谋,在刘军平的指使下,赵旭利用工作便利,把“吸全包”放进车间内含有黄金的溶液里吸金。短短的四个月,赵旭先后作案12次,成功9次。得手后,赵旭把“吸金包”交给刘军平,刘军平提出黄金后卖掉,得赃款用以挥霍。2006年1月23日,当赵旭再次进行作案时,被厂里的员工当场抓获。那么,这个“吸金包”到底是什么呢?赵旭为何敢于如此疯狂地作案呢?  相似文献   
60.
"民工荒"将促使用人单位转变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尹卫国 《中国工运》2009,(11):57-57
2009年9月9日《中国青年报》报道:“民工荒”再现珠三角。东莞等地最新用工指数是1.5.即企业需要1.5个职工.市场只能提供1个劳动力.用工缺口超过30%。江苏“异曲同工”,同日的《新华日报》也报道:仅苏州工业园区用工缺口就达5000人.南京安德门劳务市场每天岗位需求稳定在10500个左右.但介绍成功的岗位仅有120多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