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0篇
  免费   11篇
各国政治   3篇
工人农民   4篇
世界政治   2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268篇
中国共产党   68篇
中国政治   110篇
政治理论   25篇
综合类   9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0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企业内部经济惩罚措施在结构模式上与法律规范类似,由前提条件、行为模式和处罚后果三个部分组成,一般存在于企业劳动规章和员工手册中。企业内部经济惩罚规范能够对人力资源管理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受到了很多争议尤其是合法性争议。建议企业杜绝采用罚款这一形式实现劳动管理,但是可以采用反向激励的方式促进劳动管理目的的实现。  相似文献   
62.
本文着重从法理的层面探讨刑事强制措施产生的重要依据,认为刑事强制措施是对已有证据所证明的对于关系人不利事实的一种相应惩罚,这种惩罚发生在司法侦查阶段。全面正确地认识刑事强制措施的性质、依据和目的之间的关系,承认刑事强制措施的惩罚性质能够为我国的立法实践和法制建设提供坚实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3.
腐败行为及其治理选择——基于前景理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一个应用前景理论研究腐败行为的分析架构,考察腐败行为的特征、治理手段及其效率。研究发现,对于存在非理性偏差的腐败行为,加大惩罚力度的效果取决于行为人所受处罚的相对风险规避度量,一定条件下存在"惩罚陷阱":加大惩处力度反而使行为人加大腐败投入,选择高风险的腐败行为,此时行为人存在极端的赌徒心态。一个弹性的惩罚制度等同于一个对腐败的边际惩罚递减的惩罚制度,会增加行为人的腐败价值预期,增强行为人逃避严惩的侥幸心理,加剧腐败行为蔓延。并且,弹性越大,行为人绝对风险规避度越小,腐败行为的收入预期越高,腐败蔓延的速度越快。高薪的激励效果则依赖于监督惩罚环境、薪酬支付体系与行为人的价值取向。对处于经济转型的发展中国家而言,经济发展不平衡,利益矛盾冲突加剧,强烈冲击人们的价值取向与行为规范,行为人不患寡而患不均,提高官员薪酬的激励手段难以取得好的反腐效果。优化监督执法环境与公务员的选才机制是治理腐败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64.
许多年以来,作为一个执著于探索企业管理最佳办法的分子,我不断地深入到企业实践当中,与各类企业打交道,逐渐意识到企业兴衰成败,除了特色的战略规划外,建立一套系统的奖励制度,必然成为企业长治久安的秘诀。实际企业管理中,我所观察  相似文献   
65.
66.
审前羁押制度的基本功在于保障诉讼进行.逮捕意味着羁押,具有惩罚的功效.由于剥夺人身自由的羁押会对行为人带来一定的痛苦,因此,也应坚持谦抑性原则.……  相似文献   
67.
热炉法则     
《时事报告》2010,(12):67-67
这是西方管理学家提出的惩罚原则,以“烧红的火炉”来比喻企业的规章制度,其实际指导意义在于一旦有人违反规章制度,就一定要让他(她)受到“烫”的处罚。  相似文献   
68.
《公安研究》2009,(11):89-90
胡水君在《中国法学》2009年第2期撰文认为,惩罚是法律与社会理论中的一个重要论题。在惩罚问题上,涂尔干和福柯对于近代以来残酷惩罚的衰落,以及从酷刑到监禁的历史变迁都做了分析,并且都触及到国家权力与个人权利相互加强、螺旋上升的现代趋势。而在分析思路和认知态度上,二人却表现出明显不同。关于惩罚,涂尔干坚持一种道德观点,视惩罚为道德过程,而福柯则坚持一种政治观点,视惩罚为权力技术。  相似文献   
69.
惩罚性赔偿制度是一种兼具惩罚、补偿和威慑功能的责任制度。我国已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引入了该项制度。但近二十五年的实践证明了我国关于该制度的规定存在一定的缺陷。本文通过分析引发问题的原因,认为应该从其适用范围和赔偿数额方面着手,进一步完善该制度。  相似文献   
70.
陈宏 《犯罪研究》2010,(5):86-92
刑事责任伴随着犯罪的产生而产生,犯罪没有随着社会发展进步而减少这一现实也是刑事责任观念形成的重要原因。德国刑法学家李斯特就指出:"罪责学说的发展是衡量刑法进步的晴雨表。"行为人犯罪后要承担刑事责任,一方面影响具体的惩罚措施,另一方面又反作用于犯罪的发生。“无责任则无刑罚”这一刑法重要原则的表现就是“国家通过刑事诉讼对犯罪行为人适用刑罚,以刑事责任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