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9篇
  免费   14篇
各国政治   4篇
工人农民   3篇
世界政治   9篇
外交国际关系   175篇
法律   310篇
中国共产党   41篇
中国政治   169篇
政治理论   13篇
综合类   89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77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68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杀人现场一般都有血迹,犯罪分子为了隐瞒犯罪事实往往抛尸后对杀人现场进行清洗。清洗后的杀人现场由于不能及时发现或发现后不能找到有力的证据,直接影响了案件迅速侦破。笔者通过研究杀人案件血迹的特点和分布变化规律,总结出了杀人现场血迹寻找的重点部位和常用方法。  相似文献   
192.
副溶血性弧菌LUXTM荧光PCR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LUXTM荧光PCR技术原理,针对副溶血性弧菌toxR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了特异的LUXTM荧光标记引物,通过优化反应条件与参数,建立了可快速检测副溶血性弧菌的LUXTM荧光PCR方法。结果显示,该方法高度敏感,对纯菌的检测低限达到每个反应体系7个菌(CFU),经6 h增菌培养后检测,对样品的检测低限(CFU)达到100/25 g;特异性强,对副溶血性弧菌2株标准菌株和10株参考菌株的检验均呈阳性,而对霍乱弧菌等28株非目标菌的检测均呈阴性;重复性好,定量检测的批内和批间变异系数均小于1%。应用此方法检测水产样品103份,检出阳性样品6份,与TaqMan荧光PCR和SN标准的检测结果完全一致。用此方法可在8 h内完成对样品中副溶血性弧菌的检测,其检测的快速性、敏感性和特异性与TaqMan荧光PCR技术相当,但检测成本更低。  相似文献   
193.
目的:建立头孢地嗪钠残留溶剂的检测方法.方法:采用DB-624毛细管柱,柱温40 ℃;载气为氮气;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器温度为250 ℃;进样口温度为160 ℃;溶液直接进样.结果:被测各溶剂均能良好分离,各溶剂峰面积与浓度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方法的精密度良好;回收率较为理想.结论:气相色谱法适用于头孢地嗪钠的残留溶剂检测.  相似文献   
194.
朱峰 《人民公安》2009,(1):42-45
侦查员们又仔细检查,发现塑料布上面干血迹的下面,有几个模糊的字迹,他们把塑料布平铺在地上,仔细处理后辨认,惊喜地发现有“772187”、“773115”两个电话号码,还有一个“陈”字。  相似文献   
195.
大鼠皮肤和肌肉挫伤后细胞间黏附分子-1mRNA表达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大鼠皮肤和肌肉挫伤后组织中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ar-1,ICAM-1)mRNA的表达.分析其与损伤时间的关系。方法制备大鼠挫伤模型,于伤后0.5、l、6、12、18、24和30h取材,一步法提取总RNA,检测其完整性和质量浓度,逆转录合成第一链cDNA,以rpl32为内参基因进行荧光定量检测,采用△△Ct法比较其与正常皮肤、肌肉组织中ICAM-1mRNA表达的倍数关系。结果皮肤挫伤后ICAM-1mRNA的表达0.5h达到峰值,24h下降至正常对照组的7倍.随后再次升高:在肌肉组织中于损伤后0.5h表达显著增强,6h达到峰值,18h降至最低后再次升高。结论大鼠皮肤、肌肉挫伤后ICAM-1mRNA表达随损伤时间呈规律性变化,可望用于早期损伤时间推断。  相似文献   
196.
激光检验摄影首次在刑事技术领域的应用是1976年门塞尔等人的激光检验潜在手印的研究。此后激光在手印显现方面的应用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是由于当时的激光器体积较大,无法在犯罪现场使用又限制了这项技术的发展,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们又开发了适合在犯罪现场使用的小型便携式激光器,然而,便携式激光器的功率较小,通常只有数十至数百毫瓦,对潜在指印的检测效果并不理想。于是又研制了多波段光源作为激光器的替代光源,近年来多波段光源的性能和应用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其作用效果在一定程度上超过了激光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在又出现了适合在犯罪现场使用的大功率的便携式激光器,由于激光有其不可替代的性能特点,激光在手印显现方面的应用研究重新得到了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197.
据报道,北京市一名小学生近日调查发现,市场上的鲜蘑菇超九成被荧光增白剂污染。对于其实验及调查结果,北京市工商局称“不具科学性”。12月1日,北京市食品安全办公室公布近期对北京市场蘑菇产品荧光增白物质的专项监测结果,称蘑菇表面荧光增白物质来自包装污染。  相似文献   
198.
王智  危涛艺  杨晖  海云  李昭 《法医学杂志》2008,24(6):479-479
1 案例 2008年5月22日,我市某郊区水库内发现一具四肢被捆绑的男性尸体.在侦查过程中发现该案与2004年相同地点发生的一男性被捆绑杀害案作案手法类似.通过侦查抓获犯罪嫌疑人,该犯罪嫌疑人交代2004年案件也为其所实施.  相似文献   
199.
紫气八月来     
八月,一阵秋风把那阴郁、粘稠一下吹到了山那边。院子里的树叶"哗啦哗啦"的脆响,那风一阵一阵的利落、干净。群山围拢的天空被风吹过呈现出一派蓝色,那大地上的潮湿便化作白云欣喜的跟随风在天空行走。那潮湿,仿佛完成了它的使命般一下子就从地面飞到了天  相似文献   
200.
有些在普通光线,甚至紫外线激发下看不清或看不见的痕迹物证,利用荧光指纹粉末在指纹上的吸附能力大于客体表面的吸附能力,进行指纹荧光粉刷显,并利用荧光指纹粉末在长波紫外线下有较强的荧光性质.因此,在紫外光源激发下,利用数码相机拍摄物体时,能否使用UV镜,使用在紫外光源激发下有荧光现象的滤光镜时,加用UV镜的曝光情况以及背景与痕迹在紫外光源激发下同时有荧光时,如何选择单通滤光镜来记录指纹使之成为最优的拍摄方法就成为极富意义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