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3篇
法律   5篇
中国共产党   9篇
中国政治   6篇
政治理论   3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法制博览》2009,(21):78-79
刘邦为什么将萧何比喻狗 《史记·萧相国世家第二十三》中有下面一段话: 汉五年,既杀项羽,定天下,论功行封。群臣争功,岁余功不决。高租以萧何功最盛,封为都侯,所食邑多。功臣皆曰:“臣等身被坚执锐,多者百余战,少者数十合,攻城略地,大小各有差。今萧何未尝有汗马之劳,徒持文墨议论,  相似文献   
12.
北京作家吴欢曾如此评价范曾:“相交多年,深知此兄最不明白的道理,乃是‘谦虚’二字,最明白的道理,乃是‘自强’二字。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毁也罢,誉也罢,全在这四字上面。”  相似文献   
13.
何雁 《今日海南》2011,(5):18-19
若评选海南最受争议的职业,导游毫无疑义地会榜上有名。  相似文献   
14.
西汉十二年秋,黥布造反,刘邦亲自率兵征讨,萧何留守长安。每次萧何派人输送军粮到前方,刘邦都要问:“萧相国在做什么?”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语有“成也萧河,败也萧阿”之说,因为汉朝刘邦平定天下的时候,韩信成为大将军是因萧何所荐,被杀身亡也是因萧何施计,此语通常用来形容那种能够发挥正反作用的人或物。在当今世界,用这句话来形容网络可胃再恰当不过了。  相似文献   
16.
吴发根 《今日浙江》2008,(18):62-62
据汉扬雄《解嘲》载:汉初萧何为丞相,制定律令制度,后曹参继萧何为相。曹参在任三年,按照萧何制定的法规治理国家,使西汉政局安定,经济稳定发展,人民生活日渐改善。  相似文献   
17.
萧规曹随     
郑立娟 《前线》2020,(5):87-89
西汉初年,萧何为相国,他结合汉初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一系列合乎实际的政策法规和制度,把西汉王朝引向了正确的发展轨道。其继任者曹参,没有搞新官上任三把火,没有别出心裁、另起炉灶,而是以国家利益为重,采取了实事求是的态度,延用萧何制定的政策法规,保持了国家制度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使汉初社会得以长期稳定发展,奠定了“文景之治”和“汉武盛世”的基础。这段佳话,被称为“萧规曹随”。  相似文献   
18.
“成亦萧何,败也萧何”。生活中不乏这样的悖论。夜深人静,人们都已酣然入梦,我却难以成眠。我的失眠,缘起于读忆。青少年时期,嗜书成癖,一卷在手,爱不忍释,虽不忘食但动辄废寝。久而久之,竞成晨昏颠倒,夜不思寐的痼疾。但是,书病还须书来治,夜半更深.要想让自己的大脑从纷乱的思绪、烦心的俗虑中安静下来.求得半宿的安眠,最好的催眠药不是利眠宁、安定片等镇静药,  相似文献   
19.
程万军 《各界》2011,(5):2-2
历史上众多“好好先生”其实未必都是好人。他们所信奉的中庸哲学,讲究“不偏不倚、左右逢源”,然而如此这般,他们的重心在哪里呢?到最后无非是一种“墙头草”状态,哪边风硬倒向哪一边。为了保住自己,所谓中庸是偏向哪一方都可以的。  相似文献   
20.
牟丕志 《法制博览》2009,(11):39-39
萧何、张良、韩信被称为汉初三杰。三人在创建汉室江山过程中立下了盖世功勋。令人感慨不已的是,他们三人命运大不相同,后来韩信被杀,张良退隐山林,只有萧何做了刘邦的副手,与刘邦和平共处几十年,虽然其间也有一些波折,但总算有始有终,终老天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