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1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140篇
中国共产党   59篇
中国政治   85篇
政治理论   27篇
综合类   5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性的公权控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周安平 《法学研究》2003,(5):93-108
性权利的产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史前 ,性既非权利也非义务。后来 ,性附属于生育而成了一项义务。随着文艺复兴以及“性革命”浪潮等的推动 ,性权利开始为人所关注 ,并最终为《性权宣言》所肯定。《性权宣言》以性自由权为核心构筑了性权利体系。国家公权对性的介入 ,古代以维护性秩序为主 ,今天则应以维护公民性权利为原则。性权利要求公权力的保护 ,同时也要求对公权力的限制。公权干预性行为的原则以及性行为本身的自然性、私密性与伦理性的特征 ,在决定国家公权对性干预与控制的难度的同时 ,也决定了国家公权对性干预与控制的限度。  相似文献   
62.
随着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不断深入,私权领域日益引起法学界的关注,越来越多的私权得到了宪法和法律的确认。在我国现实生活中,对于权力的规范与私权的保障还存在种种不足,我国公民的私权现状还远没有达到法治社会的基本要求。因此,研究私权的内涵,对如何行使和保障私权进行探讨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63.
在武汉早期现代化历程中,菜场的形成、发展与管理呈现出市政公权与市民生活的互动图景。在城市化浪潮中,市民日常生活变迁"绑架"了市政当局,迫使政府对民生需求作出顺势回应。现代菜场因民众生活需求和地方精英的参与而出现,并引起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为规约市民生活,提升城市形象,市政当局在市政建设浪潮中超前规划、有序建设、积极管理菜场,取得了巨大成效。与此同时,市政公权对菜场的管理也有边界和失效之时,民间的自发组织与力量适时地承担起补充和调适的功能,并在某种程度上催生了下层群体的民主意识。市政公权的介入,改变了民众的日常生活,使他们逐渐作别传统生活样式,拥抱新的生活方式。市政公权与市民生活的互动成为近代政府管理与城市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维度。  相似文献   
64.
凤妩 《廉政瞭望》2023,(13):62-63
近日,成都博物馆“汉字中国——方正之间的中华文明”特展盛大开启。这次展览以汉字发展为脉络,从8000年前的一枚刻符龟甲开始,带我们一步步走进历史:晋公盘的金文,我们看到一方诸侯对女儿的期许;秦始皇二十六年铜诏,是车同文书同轨的历史见证;虞世南的楷书圆融如意,柳公权的拓片神采飞扬;赵孟頫临的《兰亭序》堪称国之重宝,辛弃疾唯一传世的作品《去国帖》价值连城……这一切,都指向了文字。  相似文献   
65.
法治:政府治理的理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于政府、市场与社会关系的理论探讨 ,经历了从政府管理到治理的转变 ,这一转变反映了对于公权的限制是不可避免的趋势。而我国的政治发展也证明了对公权限制最有效的途径是提供法律制度的保证 ,法治是政府治理的理性  相似文献   
66.
李宗才 《法制与社会》2011,(10):148-149
我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具体形式和权力在民的集中体现,行政权和司法权同属于人民公权的执行权,司法权侧重执行权中的判断,行政权侧重执行权中的管理。长期以来,人民公权与行政权、司法权的关系不能严格依法行使,导致人民公权弱化,司法权过度依附行政权的局面。因此,应该进一步理顺宪政规定的权力间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67.
行政调解:内涵界定、法理基础和应然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比于实践中行政调解的火热开展,行政调解在理论研究层面仍显不足。从各省市发布的有关行政调解规范性文件来看,各地对行政调解内涵仍不统一。理论上,由于受传统"行政权不可处分"原理之束缚,多数学者认为行政调解在我国不具有理论基础,且对行政调解这种非诉纠纷解决机制在法理层面的特有应然价值探讨甚少。本文主要从理论层面对行政调解的内涵、法理基础、应然价值进行反思和探讨,以弥补行政调解理论研究的不足。  相似文献   
68.
目次一、悬赏举报制度减少违法行为作用机制二、悬赏举报制度的消极影响三、当下构建悬赏举报制度中的问题十多年来,悬赏举报制度逐渐被我国各级公权机构运用,在市场秩序构建、环境保护、税务征收、抑制腐败、计划生育等领域,这一制度更是较多地被采用。之所以出现这一情形,主要原因在于这种制度可以较大程度上消解执法资源不足的困境,并以较低成本  相似文献   
69.
在城市房屋拆迁实践中公权与私权不和谐,且法律利益协调机制不健全,政府机构为了自身的部门利益或者执法的便利对"公共利益"做便于自己的解释,在某种程度上滥用了行政权,强制拆迁已经引发了行政权力对公民私权包括自由权、财产权、生存权的严重侵犯,出现了一些暴力抗法的流血事件,造成了非常恶劣的社会影响。为此,有必要明确界定公共利益,在公共利益平衡视角下,用法律规范的手段规制公权以期保障私权。故采取的策略可以是在法律规范中明确规定私权的法律地位,对法律规范中强制拆迁相互抵触的条款进行修改,并设置严格的程序规制房屋强制拆迁行为,增加政府强制拆迁违法行为的成本。在公共利益的范围内以实现公权与私权的和谐。  相似文献   
70.
实践中,私权的公权化问题时常发生,对于公权"法无授权即禁止",对于私权"法无禁止即自由"。本文指出在法治道路上,公权不能随意侵犯私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