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2篇
中国共产党   13篇
中国政治   13篇
政治理论   10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史海一勺     
《乡音》2012,(6):46-46
白求恩谢绝高额生活补贴1938年初,为了帮助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加拿大共产党员白求恩大夫等外国专家陆续来到延安,又从延安来到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当时八路军的生活条件非常艰苦,一般干部战士伙食标准每月只有1元钱菜金,毛泽东、朱德这些中央领导每月才5元钱。  相似文献   
12.
刘旭彩 《求索》2013,(4):159-161,179
萧军是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东北地区代表性的作家。接受了革命战争的洗礼以后,萧军在延安开始了历史剧的创作,这可视为特殊历史条件下的一种创作转型。本文以萧军的剧本《武王伐纣》和《吴越春秋》为中心,分析了萧军的创作特点和剧中的人物形象,以及他的戏剧革新思想。萧军一生都在追求真理和文艺至上,虽然中年以后的这种创作转型并未成功,但是他为多种曲目相互融合付出的努力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13.
在哈尔滨,从报坛步入文坛 1932年2月5日,日军占领哈尔滨。萧军和朋友方未艾住在一家小旅店。萧军写了一篇《暴风雨中的葩蕾》,揭露日军占领沈阳的暴行,投给了哈尔滨《国民日报》发表出来。之后,他和朋友又写了几篇文章,陆续在《东三省商报》、《国际协报》发表。萧军受《国际协报》副刊主编裴馨园的邀请,协助编辑副刊。  相似文献   
14.
萧军出生于辽宁省锦州市凌海县沈家台镇大碾村。他以《八月的乡村》成名,成为中国现代东北作家群的杰出代表。、同时萧军也是一位深怀民族大义、强烈爱国救民之心和具有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革命作家。他其以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生经历为我们留下了不朽的文学巨作。他用犀利之笔,于民族危难之际,把中华民族不畏列强、顽强抗争的精神呐喊出来,  相似文献   
15.
鲍旭东 《各界》2010,(11):6-7
我原来的名字叫张萧鹰。是萧军的亲生女儿,1953年出生在北京。由于当时的历史环境和种种原因,使我一直生活在父母亲手制造的影子后面,不仅在萧军子女的名单中找不到,甚至不为父母双方亲朋好友所知……  相似文献   
16.
萧军常说:"鲁迅是我的父亲,毛泽东是我的哥哥。"至于"文革","经是好的,歪嘴和尚把它念歪了"。1976年10月19日,毛泽东逝世不久,作家萧军写了两首诗:毛泽东主席逝世有感一万众同悲陨大星,古今中外拟何从?一生赍志拯中国,天地为心济世穷。  相似文献   
17.
戴永夏 《春秋》2009,(2):23-25
我国现当代著名作家萧军辞世已经20年了。每当看到他在1979年6月10日寄赠给我的亲笔题签的照片,便想起当年拜访他的情景,以及这张照片折射出的历史沧桑……  相似文献   
18.
<正>记者近日专访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研究》的作者、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刘忠,回望“延安第一小洋楼”杨家岭会议室里那些生动的画面。艾青每月三斤肉,妻子吃小米饭这间会议室,不到120平方米,平时是食堂,空气里隐约还飘着一股油烟味。闻到这股味道,挤在其中的艾青,心里是有疙瘩的。1941年年初,他从重庆到延安,在吃食上享受  相似文献   
19.
萧军以文步入文坛,成为现代文学史上的知名作家,萧军又因文罹难获罪,成为现代中国最早受难的左翼知识分子之一,其荣辱皆与文有着不解之缘。20世纪40年代在延安强调批评与自我批评的社会话语中,萧军此时期的杂文强调广泛而有原则的一切为了爱的朴素人道主义思想,时时流露出不合时宜的思想,不合时宜的根源即在于他为文的五四话语方式与时代主流话语的冲突。  相似文献   
20.
人家常做什么梦我不知道,这么多年来,我只知道自己常做的梦,要么是绕着大街小巷行走,要么孤独地埋头水旱田里干活,或是背着行李到一个陌生的住处寻找铺位,再就是到一个熙熙攘攘或冷冷清清的大食堂打饭,不是没有粮票了,就是打烊收摊了,总之吃不上一碗顺心饭。我没找人解过梦,不管是土法的,还是弗洛依德的。醒着的事情还无可阐释,顾得上梦中那虚无缥缈吗?我想,这大概是反映了"食、色,性也"的第一需要,冥冥中提醒我,吃饭的大事不可轻视吧。老实说,我没有在严格的意义上挨过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