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53篇
  免费   24篇
各国政治   5篇
工人农民   12篇
世界政治   54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1107篇
中国共产党   150篇
中国政治   319篇
政治理论   44篇
综合类   284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54篇
  2022年   60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54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66篇
  2014年   188篇
  2013年   137篇
  2012年   143篇
  2011年   159篇
  2010年   151篇
  2009年   185篇
  2008年   128篇
  2007年   111篇
  2006年   82篇
  2005年   70篇
  2004年   53篇
  2003年   57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71.
刘金财 《前沿》2005,(11):45-48
无形财产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性,其形式也日呈多样化,相应地以无形财产作为公司出资形式的现象也越来越普遍,商誉出资就是其中的一种。国外的立法例肯定了商誉出资,我国现实经济生活中以商誉出资的现象也大量存在,商誉出资具有必要性;商誉出资符合财产出资的要件,具有出资适格性,因此商誉可以作为一种公司资本出资形式。但是必须完善商誉出资的评估制度,强化商誉出资的民事责任,限制商誉出资在公司资本中的比例。  相似文献   
972.
3月15日,浙江农民俞得苗从浙江省工商局领到了德苗农作物专业合作社的营业执照,与以往出资不同的是,俞得苗是用自家土地承包经营权作价出资入股。  相似文献   
973.
赵玲 《电子知识产权》2009,(11):29-32,76
在知识经济的背景下,知识产权日益融入具体的生产经营活动之中,从而成为公司发展和创新的一大推动力。我国《公司法》已经明确规定了知识产权可以作为出资,但是对于相关制度的设计却尚显缺乏。针对知识产权出资的范围、知识产权出资的适格性、知识产权出资的比例、知识产权出资的履行,以及知识产权出资的法律责任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供知识产权出资制度进一步完善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74.
◆新闻提示 打着鹊桥联谊、婚姻介绍的幌子。以鹊桥联谊婚介中心为依托,利用虚假信息骗取钱财。9月3日,正定警方宣布破获一个特大婚姻诈骗团伙案。几年来,这个特大婚姻诈骗团伙,仅收取婚姻中介费就达170余万元,推算涉及被骗交费人员可达2000多人。目前,警方辗转山东、安徽、黑龙江和河北等5省8市16个县,询问被害人82人,证实了该婚姻诈骗团伙的作案事实。  相似文献   
975.
2005年10月27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修订了《公司法》,这是继1993年制定1999年第一次修订以来的第二次修订。这次公司法的修订得到了专家学者和业内人士的认可,中国政法大学的江平教授、赵旭东教授作为专家组核心成员对此次修改也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但是,本文对新公司法的出资形式条款提出了质疑,并对劳务、信用是否能作为出资形式以及如何作为出资形式做了相关思考。  相似文献   
976.
李悦 《法制博览》2014,(2):121-122
虚假陈述是一种在证券市场发生频率很高的违法行为,为保证证券市场有序发展,法律须对其进行有效规制。虚假陈述民事责任机制在理论上存在诸多争议,在立法上处于薄弱环节,司法实践中也面临许多操作难题,本文就试图以次为出发点,分析理论上关于虚假陈述民事责任性质的争议及现有法律规制中的不足之处,并提出一些可行建议使虚假陈述行为能得到更有效的法律规制。  相似文献   
977.
贺琛 《江淮法治》2009,(8):22-22
即将实施的《食品安全法》中“明星代言虚假广告应承担连带责任”的规定,引发了今年全国“两会”上明星们的集体“喊冤”,因此,“明星代言”问题再度成为公众关注的热点。立法机关官员表示,按照《食品安全法》的最新规定,明星如果代言虚假广告,可能因此赔得倾家荡产,果真如此,是否意味着明星虚假代言行将末路?本期我们就来说说这个话题。  相似文献   
978.
周洪波 《中国检察官》2005,(1):33-35,45
虚假出资、抽逃出资罪,是指公司发起人、股东违反公司法的规定未交付货币、实物或者未转移财产权,虚假出资,或者在公司成立后又抽逃其出资,数额巨大、后果严重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司法实践中,该罪的认定存在一些疑难问题,本文拟对其中若干问题作一探讨,以期对司法有所裨益。一、如何理解“虚假出资”、“抽逃出资”及其表现形式虚假出资虚假出资、抽逃出资罪实行行为选择要件。何谓“虚假出资”?对此的理解存在分歧:第一种观点认为,所谓虚假出资,是指公司的发起人、股东以欺诈手段取得公司的股份却未缴纳与股份相当的财物。第二种…  相似文献   
979.
马成贵 《共产党人》2004,(17):27-27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信用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基石。信用是指在商品交换或其他经济活动中,授信人在充分信任受信人能够实现其承诺的基础上。用契约关系向受信人放贷并保障自己所贷的本金能够回流和增殖的价值运动。一、信用缺失及其危害 由于我国尚处在体制转轨的过程中,现代社会信用体制还未建立起来,信用缺失现象不仅普遍.而且相当严重。比如,大量的银行贷款逾期收不回来,成为呆账、坏账,加剧了商业银行风险;企业之间三角债务久拖难解:商业交易中大量的欺诈行骗、假冒伪劣、侵犯知识产权等违法行为屡禁不止:资本市场中欺骗瞒报。虚假信息披露和恶意  相似文献   
980.
犯罪嫌疑人虚假供述的心理原因及其讯问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实际讯问工作中,保持沉默和作虚假供述多被视为是拒供的表现,但二者在表现形态和心理原因上却存在着许多差别。通过对讯问中被讯问人各种不同于虚假供述的表现形态及其心理原因的分析和相应讯问策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讯问中达到获取犯罪嫌疑人真实供述这一最终目的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