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67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9篇
各国政治   5篇
工人农民   7篇
世界政治   5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8篇
法律   539篇
中国共产党   229篇
中国政治   472篇
政治理论   143篇
综合类   320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53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60篇
  2014年   145篇
  2013年   133篇
  2012年   186篇
  2011年   146篇
  2010年   138篇
  2009年   149篇
  2008年   146篇
  2007年   116篇
  2006年   60篇
  2005年   59篇
  2004年   68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民法上的物,是指独立于人身之外,可以为人所支配,独立为一体的有体财产。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虚拟财产的横空出世,以其自身无形,虚拟的特性挑战着物制度。本文从虚拟财产的特性和法律性质出发研究其到底是否是物权的研究客体。  相似文献   
72.
一、比特币的演进比特币这一概念在2008年被首次提出来,至今经历了五年左右的时间,从默默无闻的虚拟商品慢慢演进成现下在许多人看来可以和传统货币相提并论的“未来货币”,发展态势之迅猛令人深思。然而虚拟货币不是无源之水,早在上世纪诺奖得主哈耶克已有过设想——货币的非国家化——电子货币的雏形。  相似文献   
73.
管超 《淮海论坛》2013,(1):31-32
新世纪以来,以即时、自主、互动为传播特点的网络虚拟社会,正成为思想文化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在给组织工作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在某种程度上,谁占领网络制高点,谁就掌握主动。传播力决定领导力,话语权决定主动权,透明度决定公信度。网络虚拟社会对组织工作的影响越来越成为一个亟待研究的课题。计算机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给社会形态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和变化,互联网已成为影响广大党员群众价值观念、思想行为的重要场域,是各级党组织开展意识形态教育、思想文化宣传、凝聚民心等工作所不容忽视的领域。组织工作的对象、环境以及技术手段都悄然发生了变化,网络虚拟社会给组织工作带来了很大机遇:一是拓宽了党的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二是加速了组织工作的信息传播,三是有利于创新组织工作的方式方法。四是有助于党内民主向社会民主迈进。  相似文献   
74.
交个三五万,就能买到一个合法的虚拟身份,拿到一张被认可的身份证,这本是“房姐”“房叔”们才能办到的事情,居然在网上并不稀奇。日前,央视报道,在安徽、江西等地,有非法户口中介买卖“幽灵户口”牟取暴利。  相似文献   
75.
浅析马克思主义视阈中虚拟实践的逻辑性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虚拟实践的崛起是人类存在方式的根本变革。作为一种新型的实践形式,虚拟实践在一定程度上是对物质实践的超越,但是它仍然以物质实践为基础,是物质实践的补充和扩展,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当代形态。  相似文献   
76.
虚拟社会本质上是一个现实的社会,虚拟社会安全事件是现实社会矛盾的反映和新型表现形式,并与现实社会安全事件互联互动、互相转化。因此,虚拟社会安全治理不能"就事论事",必须与现实社会安全治理统筹考虑,在建立多元合作机制的基础上,构建"三六三"治理框架,即优化虚拟社会安全治理的三维路径、明确现实社会矛盾化解的六大重点领域、再造"虚实"社会安全治理的三阶段流程,以有力维护"虚实"社会安全与稳定。  相似文献   
77.
峻岭 《民主与法制》2013,(9):58-59,35
急于转正的“小三”催促情人与囊子离婚。在情人未能足额支付买断婚姻款时,更以借款的方式向情人之妻立下字据承诺补足份额。谁知。“小三”成功鸠占鹊巢后。却以客观不存在借款事实为由,翻脸不认账,由此引发了一场前妻与后妻的离奇官司。  相似文献   
78.
网络虚拟社会以其强大的生命力和覆盖面影响着整个社会,高校党建工作如何在网络虚拟社会的时代背景下,更好地发挥引领作用和导向作用是值得思考的问题。正确认识网络社会,探索网络虚拟社会对高校党建工作模式、工作对象、工作手段、工作队伍、工作环境的影响,是新时期做好高校党建工作的现实需要。  相似文献   
79.
虚拟技术导致的道德消隐,是指虚拟技术在传统形式上的主体与道德决定之间构筑了心理屏障,行为者的身份隐匿增强了个体的道德真空效应.从道德的含义看,虚拟技术解构了道德存在的源动力因素;从现实交往实践看,网络身份加重了网络道德危机的可能性;从个体意识看,虚拟技术导致的自我中心主义是恶的意识产生的根源.  相似文献   
80.
股票迷局     
这个虚拟公司里有15个人。15个人没一个人懂股票。不过他们却在3个多月时间里.步步设局,仅从一人手中就骗来了61万余元……他们靠什么“秘笈”成功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