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2篇
  免费   45篇
各国政治   2篇
世界政治   4篇
法律   705篇
中国共产党   15篇
中国政治   51篇
政治理论   8篇
综合类   3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101篇
  2012年   163篇
  2011年   102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85篇
  2008年   80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对在运输过程中查处的持有毒品行为,是构成运输毒品罪,还是构成非法持有毒品罪,司法实践中有不同的定性,因而导致同  相似文献   
72.
暴力致人伤亡案件历来是我国发案率高、社会危害性大的一类犯罪。江西省南昌市中级人民法院近年来的刑事审判实践表明,暴力致人伤亡案件特别是两人以上暴力致人伤亡案件持续高发,已经成为影响社会治安的主要问题,该类案件的妥善处理亦成为刑事审判工作中的重中之重。然而,由于案件本身的多发性、复杂性以及理论的多元性,为该类案件的处理带来了挑战。为了解  相似文献   
73.
一、引言为依法严肃处理醉酒驾车犯罪案件,最高人民法院于2009年9月8日发布了《关于醉酒驾车犯罪法律适用问题的意见》(以下称《意见》)。《意见》在明确行为人明知醉酒驾车会危害公共安全,却无视法律醉酒驾车,特别是在肇事后继续驾车冲撞,造成重大伤亡的,应依法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的同时,强调指出,一般情况下,醉酒驾车构成本  相似文献   
74.
受贿罪中“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是构成受贿罪的必要要件.因为,受贿罪是一种职务犯罪,必须与职务相联系.因此,正确理解受贿罪中的"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对于认定行为人是否构成受贿罪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5.
在进行笔迹鉴定时,我们常遇到行为人摹仿他人签名字迹的案件。摹伪字迹有书写动作不协调,笔划有抖动弯曲、修饰重描、不适当的停顿、压力轻重不均、运笔生涩不自然等特点,文检员发现签名字迹存在上述现象,就做出“签名系他人摹仿而成”这一类结论。笔者在工作中,曾遇到一起伪装自己签名的案件,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6.
[案情]王某在李某的电脑维修点工作。王某的朋友张某有一辆价值2万元的笔记本电脑需要修理,经王某介绍到李某的电脑维修点进行检修。电脑维修好之后,王某对李某谎称要给张某送电脑,将电脑抱走。后李某见王某迟迟不  相似文献   
77.
一、致人重伤、死亡的立法现状刑法分则中多处出现了致人重伤、死亡,据笔者统计有26处之多,分散于危害公共安全罪、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侵犯财产罪、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和军人违反职责罪这六大章中。这些条文中,有些将其完整表述为致人重伤、死亡,如刑法第115条,刑法第263条第(5)项,刑法第292条第2款;有的表述成致人  相似文献   
78.
诉讼欺诈是指行为人为了使本人或第三人非法占有被害人的财物或者财产性利益,以提起诉讼(民事诉讼或者行政诉讼)为手段,通过虚假的陈述、提供虚假证据,获得有利于自己的判决,破坏人民法院正常活动的行为.诉讼欺诈在刑法上如何定性,刑法理论和司法实践中均有争议.  相似文献   
79.
陈宏 《犯罪研究》2010,(5):86-92
刑事责任伴随着犯罪的产生而产生,犯罪没有随着社会发展进步而减少这一现实也是刑事责任观念形成的重要原因。德国刑法学家李斯特就指出:"罪责学说的发展是衡量刑法进步的晴雨表。"行为人犯罪后要承担刑事责任,一方面影响具体的惩罚措施,另一方面又反作用于犯罪的发生。“无责任则无刑罚”这一刑法重要原则的表现就是“国家通过刑事诉讼对犯罪行为人适用刑罚,以刑事责任为基础。”  相似文献   
80.
目次一、外观主义的法律理念二、外观主义的法律构造三、外观主义的类型结语:兼论外观主义的前景外观主义,亦称表见责任,指以交易当事人行为的外观为准认定其行为产生的法律效果。比较法上,法国学者克洛德.商波在其所著的《商法》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