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2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7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15篇
中国共产党   25篇
中国政治   32篇
政治理论   31篇
综合类   2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王强  赵波 《思想战线》2011,37(2):133-134
现代道德世界中"伦理认同"日益成为个体化存在的"策略性"方案,变为个体"同一性"的辩护理由,即"审慎的行为目标与道德理论性"之间的统一。因而,道德行动的原生性(行为的内在冲动)与建制性(行为的合目的性规定)之间的矛盾与统一关系,就成为"伦理认同"的主题。  相似文献   
62.
南文 《南风窗》2007,(24):22-23
中国20年艾滋病防治政策法律的演进,更多地是接受了外部的影响,没有考虑到中国的实际,照搬国外的做法或是迁就、迎合中国的旧制,同样不利于中国艾滋病的防治……正是这些铿锵之声,让我们看见了李楯身上所有的独立精神和道德承担。  相似文献   
63.
如今,要对知识分子群体作出范围明确的界定,即使不是不可能,也将是十分困难的。唐太宗李世民看到新科进士们鱼贯而入的情景,欣喜地说:“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矣!”皇朝时代的知识分子就是指这些奋力博取功名的读书人,他们把服务皇朝作为毕生目标。及科举废除,读书与做官拉开了距离,同时,知识分子与官府也拉开了距离。知识分子的独立性在不断增强,他们对政治权威已不再言听计从。  相似文献   
64.
农村社会中大学生村官作用的发挥及限度:杜镇案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政策对大学生村官作用的发挥赋予了美好的期待,然而其在农村社会的实践过程却与国家政策的期待发生背离。本研究正是对这个悖论现象的解释。为此,我们通过对杜镇"大学生村官"个案访谈材料的分析,在"国家与社会关系"的理论分析框架的基础上发展出"国家政策逻辑—行动者—农村社会逻辑"的理论分析框架来解释大学生村官在农村社会中发挥的作用及其所面临的困境。通过杜镇案例研究,我们发现:大学生村官作用的发挥不仅需要依赖于良好的政策设计,而且需要充分考量政策运行的社会基础。某种意义上,农村社会的逻辑消解了国家政策对大学生村官发挥作用的期待。因此,国家在推行大学生村官政策时应该充分考量国家政策意图与基层社会情理之间的关系,这样才能促进大学生村官农村社会中工作的开展,更好发挥他们在农村社会中的积极作用。最后,我们对国家政策改造农村社会的意图进行了理论反思。  相似文献   
65.
余敏江 《行政论坛》2022,(5):110-117
随着中央环保督察逐渐走向制度化、常态化,不少地方政府开始将环境精细化治理转变为持续有效的常规治理。在现有的权力配置结构中,地方核心行动者是环境精细化治理的支配力量,其行动偏好与行动能力主导着环境精细化治理的政策走向和效能。科尔曼理性选择理论认为,个人的目的性行动是宏观结构性因素与微观个体理性选择交织互动的结果,行动者理性不仅包括经济理性,还包括社会理性。这一理论对分析中央环保督察下地方核心行动者的环境精细化治理行为逻辑具有很强的适用性。基于科尔曼理性选择理论视角的考察发现,制度的非耦合性、公众的“软约束”以及“政绩标尺化”泛化和异化的惯性,给地方核心行动者在多大程度上实施环境精细化治理扩大了行动空间,并衍生出组合赋权、差序应对和反向避责的回应方式与行为取向。为此,需要“理性扩充”,以“无缝隙”制度、协商民主机制和行动者网络等规制和导引地方核心行动者的环境精细化治理行为。  相似文献   
66.
新社会组织研究的行动主义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论坛》2016,(6):66-70
新社会组织是社会治理中的重要行动者,它们从事社会服务、建构复杂社会关系。新社会组织集合公共意志并将其付诸实践,呈现出行动主义的特征。新社会组织在本质上具有自主性、他在性、共享性和合作性的组织特征。新社会组织产生于自由自主的社会集体行动,进而将低成本的、即时的、无处不在的合作行动发展为社会化的组织运营模式,组织对个体的回报将产生在每一次沟通、交往以及其他合作行动中,因此,组织内部的和组织之间的基本权力关系表现为合作关系。新社会组织的行动逻辑既为公共服务提供方式的变革和为社会服务行业的发展提供了结构性支持,也对后工业化过程中的组织变革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67.
拉图尔的行动者网络理论是行动研究的理论基础,预见式行动研究是预见性评估的理论基础.预见性评估是一种未来导向的评价,是在评价中贯穿预见式行动研究,其“预见”性体现在:预先对评价体系进行评价:预测教育活动对受教育者的影响,预防不良影响;科学预设让评价对象达到的目标;引导评价对象选择最适合自身发展的未来途径.预见性评估还具有发展性、引导性,调整性等属性.  相似文献   
68.
潘勤 《江淮法治》2011,(22):11-11
“小悦悦事件”后,面对民众的激昂情绪.有人反问:“你愿用全家的幸福做你高尚人格的赌注吗?你就不怕吗?”有人回答:“是的,我们怕。我们都怕,毕竞,我们什么都没有,我们没有足够我们乐施好善的财富:没有‘生有所养,少有所学,壮有所劳,病有所医,老有所养,死有所葬’的社会保障;没有‘善有所保,恶有所报,权有所惧’的法律撑腰。  相似文献   
69.
在中国企业界,孙大午是个很特别的人:他既是一家农牧企业的老板,又“不以赢利为最终目的”;他既是一个行动者,又是一个思想者和言说者;他敢于向传统势力开炮,哪怕遭遇厄难亦在所不惜,但提到家人因此不得不为他担心时,他又常常热泪盈眶。他的企业其实并不大,但当他落难时,从学界、传媒界、法律界到企业界自发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声援营救行动,并最终使他走出囹固。“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孙大午成于此,落难于此,也获救于此。  相似文献   
70.
赵强 《行政论坛》2011,18(1):74-77
行动者网络理论为研究利益联盟网络的形成提供了一种新视角和新方法。从这个视角看,城市治理是异质行动者网络的组构和利益联盟网络形成、发展和更新的过程,是人类行动者和非人类行动者构成的异质行动者网络的组构过程。由于异质行动者利益的多元化、异质化、利益需求的多样性以及满足其自身利益需求的各种资源的稀缺性和有限性,各异质行动者的自身利益偏好与其他行动者难免发生冲突。城市治理的问题转译是建构城市治理网络利益联盟的微观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