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030篇
  免费   296篇
  国内免费   67篇
各国政治   57篇
工人农民   135篇
世界政治   409篇
外交国际关系   79篇
法律   11600篇
中国共产党   4049篇
中国政治   7806篇
政治理论   3069篇
综合类   5189篇
  2024年   75篇
  2023年   278篇
  2022年   312篇
  2021年   288篇
  2020年   322篇
  2019年   273篇
  2018年   93篇
  2017年   209篇
  2016年   415篇
  2015年   837篇
  2014年   2263篇
  2013年   1959篇
  2012年   2454篇
  2011年   2552篇
  2010年   2298篇
  2009年   2489篇
  2008年   2946篇
  2007年   2146篇
  2006年   1907篇
  2005年   1544篇
  2004年   1790篇
  2003年   1601篇
  2002年   1293篇
  2001年   897篇
  2000年   805篇
  1999年   147篇
  1998年   52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61.
行政协商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体系的基本内容,是协商民主在行政领域的重要实现方式。在具体改革实践中,行政协商的运用仍存在"任务型协商"、"制度性支配"和"内向型协商"等经验困境。深圳市政府重大改革项目引入第三方评估的创新性做法,回应和解决了行政协商所存在的核心性问题,在行政协商的事前(协商议题启动)、事中(协商程序进行),事后(协商结果采纳)有效规避行政主体的干预,以提升协商民主的真实性,具有可复制和可推广制度潜能。  相似文献   
962.
963.
尽管民法与行政法分别属于私法与公法,其调整对象和调整手段不同,但行政主体在"依法行政"管理国家事务的过程中,与民法上的法律行为及权利"相遇"的情形却难以避免,而且在当代各国越来越多。我们必须承认,行政法是民法的法源,而且在民法典的体系构建中,对于内部体系有着重要的影响。行政审批对于合同效力的影响,应当区分审批主体的"身份"以甄别其为"物主审批"还是"行政审批",因为从国家到各级政府,都可能是民法上的所有权人或者被授权人,为民法上的"特别法人",同时也是行政机关。另外,要区分其审批是对于"基础合同"的审批还是"履行行为"的审批,本文认为应该是后者。另外,行政机关在管理国家事务的过程中,其行为可能仅仅产生民法上的后果,如指定或者担任监护人、婚姻登记、物权登记等,但其行为究竟是民法上的行为,还是行政行为,要从行为的目的、纠纷解决的方式及承担责任的性质来区分。当然,当行政行为与民事行为或者权利冲突时,应独立救济,但在立法和司法中,应该相互协调——不能把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及权利建立在违反行政法的基础之上,反之亦然。  相似文献   
964.
在行政契约履行救济渠道上,我国行政机关因为受限于原告被告角色恒定性的立法预设,无法提起契约之诉,因此《行政诉讼法》上的非诉行政案件强制执行制度被作为关注的焦点和方向。行政契约不属于传统行政行为范畴,行政行为效力理论不及于其,以契约本身作为执行根据不合乎行政法治理念。依法成立的民事契约也不具有强制执行力,行政契约的强制执行亦无普遍的契约法理基础。为有效解决行政契约履行争议,除了恢复行政机关的契约诉讼原告资格和诉权之外,契约当事人的自我约定强制执行制度、与行政优益权相匹配的其他法定处理权等,可以作为破局的尝试。但是,这些制度设计也可能消解行政契约的合意性、平等性,不仅应该使其法定化而且力求慎用。  相似文献   
965.
为了消解机动车与行人之间日益激烈的路权冲突,"礼让行人"规范的确立与实施已然成为我国很多地方政府的共同选择。最高人民法院亦发布指导案例90号,试图为全国首例"斑马线罚款案"的合法性进行背书。作为指导案例90号创新的"连续行为"理论,由于机动车交通违法信息的获取问题与"礼让行人"规范的自身特性而具有无法克服的实施困境,这意味着公安交通管理机关无法对没有履行绝对"礼让行人"义务的机动车驾驶人进行有效的行政处罚。在法经济学上,经由侵权法的司法控制路径,而非经由安全规章的行政规制路径,更有利于《道路交通安全法》第47条第1款"礼让行人"规范的有效实施。实际上,这也正是我国一贯采取的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966.
新修改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废除"自身特殊需要"作为申请政府信息公开的前提,佐证我国政府信息自由立法面向客观法制度的发展,以及从"知的需要"到"知的权利"的转型。这一改变,除了具体法律适用层面的差别,更重要的是它与"以公开为原则"的基本立场一起,匹配信息公开范围和方式的周延性,尤其是"豁免条款"在布局和事由确定的清晰性,有助于信息公开制度朝向"知情权"意义上的主观权利客观化体系构建,体现开放性政府的发展方向,并有助于完善行政诉权的法释义学基础。对于实践中信息申请过度或者泛滥的应对,可在司法、行政甚至是立法论层面另予思考。  相似文献   
967.
政府权力清单提出的目的是规制行政权的行使,其本质上仍然是以规范性文件的形式作为行政权的控制工具。然而政府权力清单的构建,无法协调处理好其所涉及的行政法关系及相应范畴。规制行政权行使的出路在于:对行政权行使进行"软法"上的规制,设立行政法院对行政机关是否违反"软法"进行审查;将政府权力清单定义为具有政府信息公开性、对各项公共权力进行统计的明细单,仅仅是一个"清单"。  相似文献   
968.
社会公众是监督政府权力、反腐败和促进政府廉政建设的主力军。积极引导和鼓励社会公众参与反腐倡廉建设已成为世界各国加强政府廉政建设和全面预防与惩治腐败的共同选择和趋势。就我国地方政府反腐倡廉建设而言,公众参与对健全地方政府廉政建设体系,加强对地方公权力的监督与制约,提升地方政府廉政建设公信力,培育公众廉政责任意识,营造良好的廉政社会环境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969.
政府与行政审批中介的应然关系是我国深化行政审批中介机构改革亟须厘清的问题。通过对美国有关法律规范的研究,本研究系统梳理了美国社会投资建设工程领域行政审批中介的构成、行政审批流程中的中介角色,以及政府对行政审批中介的管理制度。研究指出,美国对政府与行政审批中介关系的制度设计比较巧妙,既发挥了市场对资源及定价的调配作用,又实现了政府对行政审批中介的管理,政府还与行政审批中介达成合作关系。对制度分寸的准确把握与拿捏,使得政府在提高审批效率的同时,更好地行使了行政审批权。美国经验对我国现阶段改革或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70.
传统行政组织理论下的地方行政组织法在立法体例、立法内容及法律体系等诸方面难以为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提供足够的立法依据,在发展视域下地方行政组织的范围、职能、构成等有所不同。客观审视地方行政组织法存在的问题,我国有必要完善地方行政组织法律体系,实现立法内容上的完整性、客观性与严谨性,同时创新地方政府组织法立法体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