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6篇
  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2篇
工人农民   3篇
世界政治   17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496篇
中国共产党   38篇
中国政治   224篇
政治理论   97篇
综合类   17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71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88篇
  2011年   81篇
  2010年   92篇
  2009年   87篇
  2008年   80篇
  2007年   61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61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59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行政执法主体是关系行政执法的前提和基础。行政执法主体资格问题既是一个重要的法学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际问题。2000年省级机构改革后涉及到行政主体的变化,在一些基层地方就行政主体资格问题发生了不少的行政复议和诉讼案件,一些上级主管部门在处理此类问题时也发生了不尽一致的意见和看法。  相似文献   
992.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的颁布,对现行行政复议制度有许多新发展,尤其在受案范围方面,对行政诉讼制度将产生深远的影响。新的行政复议制度与行政诉讼在受案范围上如何衔接,就成为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93.
行政复议调解这一课题的理论突破和现实意义是毋庸置疑的。行政复议调解可以适当增强行政复议的制度弹性,具有明显的效率价值;可以适度调整各主体间的力量差距,具有实质的公平正义价值;可以灵活发挥法律规范的作用,具有规范性价值;可以加强政府与民众间的沟通,具有“实验田”的价值。从目的和对象两个视角考量,行政复议调解是有其正当性的。  相似文献   
994.
行政复议的行政执法监督职能是由行政复议的性质及其主体的法律地位所决定的.依法行政要求必须充分发挥行政复议的监督职能,文章对此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995.
由于我国行政复议法对行政复议范围的规定不是十分明确,尤其是一些涉及复议范围的基本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不是十分清楚,在实际工作中容易形成争议,严重制约了行政复议工作的开展.必须针对目前行政复议范围存在的问题重新规范和明确界定,以完善行政复议范围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996.
《中国人大》2008,(14):8-9
新闻事件:5月22日,铁道部发函回复了北京中银律师事务所律师董正伟的《请求保护公民人身和财产权益的建议申请书》,然而信中并未对取消退票费的建议作出明确回应。董正伟于6月16日向铁道部提起了行政复议,  相似文献   
997.
吴传毅 《行政论坛》2009,16(5):47-50
我国正处在一个经济和社会转型期,各种社会矛盾和纠纷丛生,征地补偿安置争议尤其成为社会矛盾的焦点之一.而征地补偿安置争议裁决是解决这类纠纷的有效法律手段.然而,实践中的征地补偿安置争议裁决与其他法律制度的界定不清,影响到法律实践的适应.征地补偿安置争议裁决与行政裁决的关系、与行政复议的关系、与行政仲裁的关系、与行政诉讼的关系,既有相同之处又有显著区别.  相似文献   
998.
新中国行政复议制度始于20世纪50年代初。政务院1950年公布的《税务复议委员会组织通则》首次使用“复议”这一概念。政务院《印花税暂行条例》第21条对税务复议制度作了规定。1950年《财政部设置财政检查机构办法》第7条中的“行政复核”,从特征来看,  相似文献   
999.
行政案件的司法审查时机是指在行政诉讼中司法权何时准确且高效地介入行政权,它关系到行政诉讼程序的启动以及司法权与行政权的分工制衡。对此,美国行政法通过“穷尽行政救济原则”确立了行政救济在先、司法审查后置的模式,并经由丰富的司法实践填充了一系列具有灵活性的例外情形。行政案件的司法审查时机在我国主要表现为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衔接,可以在借鉴美国经验的基础上,优化我国的行政复议制度,确立行政复议前置及其例外情形,为司法救济程序的开始节点提供坐标指引,既可以公平高效地解决行政争议,又能切实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000.
行政复议制度,是我国行政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行政救济的重要途径之一,健全、高效的行政复议制度,不仅可以提高行政主体的执法水平,还可以有效处理行政主体和行政相对人的之间的纠纷。但我国行政复议制度仍然存在不容忽视的缺陷,尤其是复议机构的地位不独立问题。正确对待行政复议制度缺陷,建立独立的行政复议机关,能有效克服行政复议制度的不足,对于完善我国行政复议制度、推动我国法治建设、最终实现和谐社会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