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26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10篇
世界政治   31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1511篇
中国共产党   88篇
中国政治   330篇
政治理论   147篇
综合类   54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77篇
  2014年   129篇
  2013年   164篇
  2012年   157篇
  2011年   191篇
  2010年   178篇
  2009年   217篇
  2008年   210篇
  2007年   152篇
  2006年   166篇
  2005年   140篇
  2004年   163篇
  2003年   156篇
  2002年   123篇
  2001年   98篇
  2000年   130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51.
论司法对行业自治的介入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黎军 《中国法学》2006,7(4):69-78
着行业协会在我国的迅速发展,其所引发的法律问题也逐渐凸显,特别是如何建立合理的对行业自治的司法介入机制成为我们必须关注的重大课题。在处理好司法权与自治权关系的前提下,应当建立起有效的司法监督机制,以保障成员免受协会自治权力的侵害;在综合考虑协会事务的性质、组织的地位以及权力的属性等多方因素的基础上,应当在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之间选择合理的司法介入方式;在允许司法介入行业自治的同时,应要求法院保持相对谨慎的态度并遵循必要原则,以防止对社会自治的不当干预。  相似文献   
152.
对峙——从行政诉讼看中国的宪政出路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正> 十九世纪初,一位哲人在其历史哲学讲演中指出,“我们不能够说中国有一种宪法……所以我们只能谈谈中国的行政”。时至二十世纪之末,中国建立了行政诉讼与国家赔偿制度,我们则要申明,谈到中国的行政就不能不谈中国的宪法。 那么,为什么说中华帝国没有宪法呢?宪法的真正意义是什么?为什么有人嘲讽中国的行政诉讼是以卵击石?为什么我们要申明行政诉讼的推行是真实宪法的成长?换言之,行政诉讼这种法律形式的内涵是什么?它在怎样的意义基础上符合于宪法的意义?二者意义的吻合又  相似文献   
153.
重构我国行政诉讼类型之设想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行政诉讼类型化是20世纪以来各国行政诉讼制度发展的共同趋势之一。行政诉讼的类型化有助于公民诉权的切实维护和行政法治进程的推进,因而是一国行政诉讼制度变革的核心问题。我国的行政诉讼类型比较单一,难以回应司法实践的需求。为此,必须在借鉴域外经验和关照社会现实的基础之上,重新构建我国行政诉讼的基本类型。  相似文献   
154.
《若干解释》第 57条第 2款确立的行政诉讼确认无效判决制度在以下方面值得讨论 :第一 ,确认对象。确认无效判决须以业已成立的行政行为为对象 ,确认行政行为依法不成立在一定程度上是自相矛盾的 ;第二 ,与判决撤销的关系。一般应当作模糊处理 ,只有当原告要求宣告无效或者在常规诉讼时限之外起诉时 ,法院才有必要严格区分“无效”与“可撤销” ;第三 ,举证责任。“无效”的举证责任 ,应当由原告承担。  相似文献   
155.
这是一起由卫生行政部门批准医疗单位处理一具长期存放的尸体所引发的"行政侵权"案件.该案已经一审法院审理终结,维持了卫生行政部门的批准行为,驳回了原告的其他诉讼请求,双方均未上诉而结案.  相似文献   
156.
我国现行行政诉讼法将其立法目的确定为“保证人民法院正确、及时审理行政案件 ,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维护和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行政职权。”这种立法目的的多元化使得我国行政诉讼制度的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缺乏一种明确的动机和方向。通过对行政诉讼价值考量及对行政诉讼法的作用、功能和程序设计的研究 ,“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应是行政诉讼的唯一目的  相似文献   
157.
行政诉讼的人本主义之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行政诉讼法》的颁布,中国的行政法治建设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人本主义是行政诉讼制度建立和运作的价值基础,行政诉讼以限制、控制行政权,保护公民权为其宗旨和归宿,行政诉讼法所规定的受案范围,应视为对公民权利予以保护的最低界限,受行政行为侵害的而又未被法律所明确禁止的公民权利,均应纳入行政诉讼的范围  相似文献   
158.
依法治军、从严治军是我国现阶段适应治军转型时期提出的具有时代洞察力的治军模式。军事行政权作为军事权的重要内容是实现依法治军、从严治军的关键点。军事行政救济制度是军事权益实现的重要保障,能够有效地制衡军事行政权力的扩张,提高军事行政的法治意识、法治水平。我国现有军事行政救济制度存在多方面的不足,完善军事行政救济制度是实现军事行政权法治化的重要保障,也是实现依法治军的制度性前提。  相似文献   
159.
我国的行政复议制度作为一种高效、便捷、经济的行政救济手段本应具有很高的使用率,但现实中却因其制度设计和实施方面的一系列问题导致人们普遍对其持怀疑态度,行政复议制度也因此而并未发挥出其应有的效果。对此,亟需从复议机构的独立性、程序的中立性以及制度的落实等相关方面进行改革,以求更好地实现我国行政复议的制度价值。  相似文献   
160.
夫妻共有的房屋产权仅登记在妻子一方名下,在妻子出国期间,丈夫与她人一起冒充房主的名义,骗取了公证手续,委托他人将房屋出卖给第三人。妻子回国后发现此事,立即申请撤销了公证委托手续,并且与买房人因房屋产权登记及房屋买卖合同效力问题发生了行政与民事的连环诉讼。因此而引发的房屋权属行政登记案及房屋买卖合同纠纷案连环诉讼,经北京市两级法院的行政诉讼、民事诉讼两案两审审理,于2011年5月20日终于有了答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