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25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10篇
世界政治   31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1510篇
中国共产党   88篇
中国政治   330篇
政治理论   147篇
综合类   54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77篇
  2014年   129篇
  2013年   164篇
  2012年   157篇
  2011年   191篇
  2010年   178篇
  2009年   217篇
  2008年   210篇
  2007年   152篇
  2006年   166篇
  2005年   140篇
  2004年   163篇
  2003年   156篇
  2002年   123篇
  2001年   98篇
  2000年   130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一、公益诉讼的概念和特点公益诉讼是相对于私益诉讼而言的,一般说来,私益诉讼是保护个人权利的诉讼;关于公益诉讼的概念,有三种观点:1、公益诉讼实际上是行政诉讼的一种,是我国学者在谈论行政公诉时制造的概念;2、公益诉讼有广义、狭义之分:狭义的公益诉讼仅指国家机关代表国家,以国家的名义提起的诉讼;广义的公益诉讼既包括前者,又包括任何个人、组织代表国家,以自己的名义提起的诉讼,即所谓的“私人检察官”提起的诉讼;3、公益诉讼是指特定的国家机关和相关的组织和个人,根据法律的授权,对违反经济法律、法规侵犯国家利益、社会利益或不…  相似文献   
972.
论我国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立法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修改已由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列入立法规划,其修改的重点是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本文拟从《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对受案范围现行规定入手,结合我国行政法制建设的要求和相关国内外法律规则,作进一步的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以便使该法在修改进程中得到进一步的充实和完善。  相似文献   
973.
首先,民事,行政诉讼中的伪证行为具有极大的社会危害性,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生活的丰富,各种民事诉讼 ,行政诉讼案件日益增多,据调查,在大量的民事,行政诉讼活动中,尤其是民事诉讼活动中,经常出现提供伪证的现象,  相似文献   
974.
WTO规则表面上是贸易规则 ,但实际上是以政府行为为约束对象 ,所以WTO规则主要是行政法规则。其中司法审查制度是通过成员国内的司法审查体制 ,给因政府行为受到不利影响的组织提供救济的机会 ,以纠正违背WTO规则的政府行为 ,达到消除各种贸易壁垒的目的 ,最终实现全球贸易自由化。WTO要求其成员建立符合其规定的司法审查制度 ,这是WTO规则中最重要的制度。我国的司法审查制度在司法审查的范围、原告资格、司法审查的标准、审判独立等方面均应进行改革和完善 ,以适应WTO规则的要求。  相似文献   
975.
目前我国公务员的救济制度很不完善,公务员可获得之救济相当有限,本文旨在探讨这种不完善的现状,及其理论基础。通过分析,认为有必要结合特别权力关系理论,来寻求我国可行的完善途径。  相似文献   
976.
对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衔接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是行政法的两种最重要的救济制度和纠纷解决机制,但目前对这两者的衔接存在一些问题。在借鉴国外的三种模式上如何将两者有效的衔接起来,本文提出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977.
公安行政诉讼是行政相对人维权的救济手段,也是检验公安机关行政执法质量的有效途径,近年来,特别是入世后,我国公安行政诉讼出现案件数量上升,受案范围扩大等诸多新情况,新问题,公安机关面对挑战必须提高认识,加强研究,健全执法制度,建立专业诉讼队伍,以实现公安行政执法和行政诉讼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78.
行政诉讼的类型与我国行政诉讼制度改革的视角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发展和完善我国行政诉讼制度,牵涉到诸多领域的诸多权力配置和观念养成,更多地反映为司法权和行政权之间的关系,反映为司法权对行政权进行统制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演进。从行政诉讼的角度来考察法院审判权的范围及其对行政的统制功能,是传统行政法学中司法权的界限论所坚持的重要方法论。考察司法权的界限论,就不能避开尊重行政的首次性判断权的法理。于是,围绕着司法权与行政权的关系,以行政的首次性判断权和司法对行政的统制这对矛盾的剖析为主要线索,以行政诉讼的类型和诉的利益为素材,从比较法的视角对我国行政诉讼制度改革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便构成了本文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979.
由于我国行政诉讼起步较晚,现行行政诉讼制度在诸多方面的设立依然带有浓厚的民事审判色彩。行政诉讼法第十七条关于“行政案件由最初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的规定,沿袭或者说尚未走出传统的民事案件管辖理念,从而使“原告就被告”继续成为我国行政诉讼管辖的一项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980.
曾几何时,他的企业红遍中国电梯界,他的名字在珠三角无人不知,然而,一夜之间,他从自己的企业被扫地出门,从拥有三家企业、数千万身家的“创业者”变成两手空空的落魄者,一腔热血写成的八年创业史,两行热泪书写的五年告状史,汇成岁月的长河,染白了他的双鬓,他一直在等待着一个公正的答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