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727篇
  免费   307篇
  国内免费   55篇
各国政治   63篇
工人农民   130篇
世界政治   426篇
外交国际关系   140篇
法律   7919篇
中国共产党   2708篇
中国政治   4499篇
政治理论   1295篇
综合类   3909篇
  2024年   50篇
  2023年   227篇
  2022年   207篇
  2021年   285篇
  2020年   255篇
  2019年   225篇
  2018年   65篇
  2017年   178篇
  2016年   263篇
  2015年   592篇
  2014年   1278篇
  2013年   1273篇
  2012年   1377篇
  2011年   1502篇
  2010年   1427篇
  2009年   1479篇
  2008年   1742篇
  2007年   1397篇
  2006年   1246篇
  2005年   1085篇
  2004年   1280篇
  2003年   1060篇
  2002年   838篇
  2001年   692篇
  2000年   649篇
  1999年   149篇
  1998年   65篇
  1997年   64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01.
满庭芳 《法制博览》2023,(17):160-162
随着公众环保意识、法律思维的逐步提升,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已然转变成应对严峻生态环境问题、维护生态可持续性的一条重要途径,应借助法律工具保障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基本权利,顺应环保事业的时代发展趋势。本文从公众参与原则的含义及其相关理论入手,阐述了公众参与环保的主要内容,最后提出了完善《环境保护法》中公众参与原则的相关建议,包括完善环境信息公开方向,提升公众参与规范化、程序化,加强环境执法能力建设,建立环境奖励机制,引导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等。  相似文献   
902.
栾靖 《法制博览》2023,(17):33-35
在我国现行的《环境保护法》中,公众参与原则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内容,其是科学有效解决社会生态环境问题的关键途径,社会公众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程度,往往能够体现出一个国家的生态环保意识与城市生态文明发展程度。本文将进一步对《环境保护法》中的公众参与原则展开分析与探讨,旨在提出完善我国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制度的相关意见。  相似文献   
903.
最新修改的《专利法》新增了诚实信用原则,本文从专利审查实践的角度对诚实信用原则在专利申请和审查中进行解释。针对立法本意,提出诚实信用原则同时保护专利权人的合法权益,与保护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权益,谋求当事人之间的利益平衡,以及当事人与社会之间的利益平衡。针对专利申请违反诚实信用原则的情形探讨,提出非正常申请行为和违反相关约定或法律的专利申请行为。针对如何根据诚实信用原则进行专利实质审查,提出审查员不能根据违反诚实信用原则驳回发明专利申请,但可以对非正常专利申请进行处理。针对违反诚实信用原则的法律救济以及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提出民事、行政、刑事救济以及可能需要承担的民事、行政、刑事责任。  相似文献   
904.
席龙飞 《法制博览》2023,(21):45-47
行政协议具有行政性和契约性的双重特点,因此在司法审查中也需要坚持双重审查的司法审查原则。本论文拟通过法价值视域对“A县某鹏金属精密铸造厂诉A县人民政府搬迁行政协议案”进行研究,分析双重审查原则的法学基础和司法实践的必需性,指出该原则适用于行政协议审查所蕴含的法价值。并探讨双重审查原则存在的行政本位审查逻辑不能满足人民利益、协议有效性审查缺失有损公正、有效性与合法性审查未协调运作的司法适用现状,可以采用厘清合法性审查的逻辑、明确协议有效性的审查、实际融通有效性与合法性审查的方法完善,希冀以此实现该原则的真正价值。  相似文献   
905.
任丹 《法制博览》2023,(23):101-103
《民法典》明确了绿色原则作为民事法律的基本原则之一,对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其抽象性和新颖性等特点,学界对绿色原则的司法实践功能尚存有争议。本文从绿色原则的含义、适用前提、适用方法和产生的法律效果等角度出发,结合司法实践案例,在尊重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的基础上,对绿色原则的适用范围及审查路径进行积极探索,以期待构建统一明晰的类案审理思路。  相似文献   
906.
王云辉 《法制博览》2023,(12):100-102
工程案件中,“谁主张谁举证”仍是一般举证规则,但该规则同时受到诚实信用原则约束。如一方当事人违背诉讼诚信原则的,即使另一方举证存在较大瑕疵或不足,法院也可根据情况灵活调整或加重一方的举证责任。  相似文献   
907.
刘汶 《法制博览》2023,(26):121-123
随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被确立为重大国家战略,在此机遇下,国家对黄河治理与保护给予了高度关注,亦为黄河治理提供了指导思想和努力方向。在依法治国理念的指导下,需要健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同时也为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黄河流域所涉范围广,加之生态效益的共享,极易导致生态保护者与生态受益者之间利益的不平衡,加深流域范围内相关主体的矛盾,阻碍流域保护和经济发展。为实现公平,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应运而生,在初步探索试点过程中,取得了些许成效;同时,在实践检验中也暴露出当下黄河流域生态保护补偿法律体系稳固性不足、补偿内容多元化不足以及保障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本文立足问题导向对其加以分析,建议从国家立法、地方立法以及专门立法细化法律规定以稳固法律体系,从拓宽主体范围、成本支出角度评估补偿标准以及适用“开源”型补偿模式丰富补偿内容,从行政执法监督、司法监督以及公众监督三个角度完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补偿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908.
张乐 《法制博览》2023,(26):7-11
涉及自我代理订立的保险合同的争议,在投保人未如实告知的情形下,关于保险人是否有权解除合同以及不予赔付保险金,长期以来存在着两种截然对立且势均力敌的裁判意见。该两种意见对于合同效力的认定存在片面性。在保险人事前同意自我代理行为的前提下,投保人在投保时故意未如实告知;保险人的代理人故意未将投保人未如实告知的事实向保险人报告,导致保险人基于投保人的不实陈述作出了订立合同的错误意思表示,损害了保险人的利益。该行为属于相对人与代理人恶意串通损害被代理人利益的情形,或者属于相对人知道代理人滥用代理权仍与之进行交易的情形。该保险合同属于效力待定,保险人有权拒绝追认。如此处理方才真正坚持了保险法的最大诚信原则。  相似文献   
909.
陈明月 《法制博览》2023,(27):57-59
隔代探望是儿童最大利益原则的重要体现,它是监护人应当履行的一项义务。我国立法上对隔代探望没有明文规定,司法实践中对其落实存在各种分歧。对此,法律上应当尽快明确隔代探望的基本原则、启动条件、实施方式、限制情形和实施保障,推动隔代探望更为合理地落实。  相似文献   
910.
朱佳 《法制博览》2023,(7):52-54
引入衡平居次原则将会对我国在规范公司治理方面的立法空白产生良好的补充作用,具有很大的必要性。分析我国在引入衡平居次原则时,应该对这项原则的适用范围作出一定程度的延伸,包括从衡平居次原则的适用主体、行为要件、适用对象和适用领域这四个方面进行延伸,以符合我国现实情况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