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62篇
  免费   80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3篇
工人农民   5篇
世界政治   58篇
外交国际关系   4篇
法律   2334篇
中国共产党   149篇
中国政治   351篇
政治理论   30篇
综合类   20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194篇
  2013年   332篇
  2012年   452篇
  2011年   367篇
  2010年   242篇
  2009年   240篇
  2008年   296篇
  2007年   140篇
  2006年   126篇
  2005年   105篇
  2004年   60篇
  2003年   86篇
  2002年   133篇
  2001年   85篇
  2000年   58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刑事抗诉是人民检察院认为人民法院的刑事判决或裁定确有错误时,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依照法定诉讼程序要求人民法院重新审理的诉讼活动。人民检察院在审查刑事判决或裁定时如果发现确有错误,且抗诉理由充分的情况下,一般还应分析考  相似文献   
92.
两个雨天发生两起命案,射向两条人命的两颗子弹,竟然是从同一把枪中射出曾经5次抢劫、背负着8条人命,2011年8月又在浙江诸暨制造震惊全国"两枪案"的许德勇,2012年7月18日被绍兴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诸暨"两枪案"震惊警方2011年8月23日晚8点多,天降大雨。农业银行浙江省诸暨市大唐支行的自  相似文献   
93.
图中显示,江苏省镇江经济开发区人民法院第一法庭内,一起盗窃案件正在公开开庭审理.与以往不同的是,被告人是首次不穿马甲而穿便装出庭受审.庭审后,身着保暖衣的被告人对记者说:“穿便装,心理压力小多了.” 小小马甲的变化,源于2015年2月26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全面深化人民法院改革的意见》.其中提出,强化人权司法保障机制,禁止让刑事在押被告人或上诉人穿着识别服、马甲、囚服等具有监管机构标志的服装出庭受审.  相似文献   
94.
近日,最高人民法院召开关于《全面深化人民法院改革的意见》新闻发布会。《意见》提出,要强化人权司法保障机制,禁止让刑事在押被告人或上诉人穿着识别服、马甲、囚服等具有监管机构标识的服装出庭受审。长期以来,在人们的印象里,剃光头、戴戒具、穿号服似乎成了刑事被告人"过堂"的标准行头。这些"装  相似文献   
95.
96.
97.
在湖南烟草系统,就发生了一起典型的“家族式”腐败案件. 湖南中烟工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湖南中烟公司)原总经理周昌贡的女婿秦亮,利用其岳父的职务便利,伙同岳父周昌贡、妻子周烨非法收受他人贿赂上千万元.2016年4月6日,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对秦亮受贿案作出二审判决,秦亮犯受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并处没收个人财产人民币260万元.同时,追缴被告人秦亮的受贿赃款1055万元.  相似文献   
98.
根据对法治的一般理解,法官角色应该是中立的,不应该也没有动力与辩方进行任何交易,但事实并非如此。在我国刑事司法实践中,审辩交易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现象。一般表现形式是法官劝导、引诱甚至胁迫被告人认罪,承诺如果被告人认罪将对其从轻处罚,在被告人认罪后,法官一般也能够如实履行承诺。  相似文献   
99.
一、解决之基:现状据统计,2003年至2005年,全国共有33519名渎职犯罪被告人被宣告缓刑,渎职犯罪案件的年均缓刑率为51.5%,明显高于公安机关侦查案件19.74%的年均缓刑率。[1]《检察机关立案查处事故背后渎职犯罪情况报告》披露:2006年,在检察机关立案侦查的629名犯罪嫌疑人中,已经对370人作出了刑事处理,其中,检察机关决  相似文献   
100.
孙铖  曾娟 《求实》2012,(Z1):97-99
一、我国引入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背景及本土化进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是我国刑事诉讼法学者研究的热点。随着佘祥林案、聂树斌案、赵作海案等一系列冤假错案的相继出现,刑讯逼供等非法手段取证行为所造成的恶劣影响亟待消除。学界认为应当尽快在我国构建非法证据排除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