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5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4篇
工人农民   3篇
世界政治   38篇
外交国际关系   6篇
法律   202篇
中国共产党   106篇
中国政治   259篇
政治理论   91篇
综合类   222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67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94篇
  2011年   68篇
  2010年   73篇
  2009年   62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犯罪被害预防就是根据易被害人或称潜在被害人自身存在的个性特征,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他们实际遭受犯罪侵害。应惩治侵害未成年人的犯罪活动;完善监护制度,强化监护人职责,减少未成年人犯罪被害;加强未成年人自我保护教育,增强其自觉预防犯罪被害的意识和能力;消除和减少社会环境中不良因素的影响,减少未成年人犯罪被害。  相似文献   
132.
麦奎利在当代哲学的“语言学转向”及逻辑实证主义对神学构成巨大挑战的背景下提出了自己的语言哲学。他对逻辑实证主义的语言理论进行了批判,区分了语言与话语,提出语言的生命存在于话语情境之中,语言的意义只有在话语情境中获得。他用现象学的分析方法详细分析了话语情境的构成要素,强调了话语中的人格方面,主张把语言作为涉及人的生存的一种基本现象来看待,在方法论上把语言分析和生存分析紧密结合,为寻找并理解神学语言的意义提供了线索,也为建构新的哲理神学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133.
犯罪的情境预防是指在具体的时空内有效控制犯罪目标以减少犯罪机会的犯罪预防方法。其内容包括犯罪对象预防和犯罪环境预防。犯罪对象预防通过对易遭受侵害的对象予以物质性加固增加犯罪的难度以减少犯罪 ;犯罪环境预防包括环境监视和环境设计管理。  相似文献   
134.
韦夷 《学理论》2014,(6):187-188
探索和实施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情境式教学模式已成为高职院校课程改革的重点与趋势。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及教学实践出发,分析了高职院校"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进行教学改革的必要性,重点探讨以此为导向的情境式教学模式的内涵、构建方式和实施原则。研究成果为创新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优化教学方法,探索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课程教学模式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5.
毛新璋 《学习月刊》2014,(10):90-91
苏霍姆斯基说:"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遇见到课堂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情境等,教师要善于运用自己的智慧,巧妙地借助当时的情景,随机利用课堂资源,应变创设教学情境,将"突发事件"向有利于教学方向引导,将不利因素化为有利因素。  相似文献   
136.
魏雪芬 《学理论》2010,(12):251-252
教学有效性是课堂教学应该追求的永恒主题。技校政治课教学要改变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模式,教师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全体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37.
池宝玉 《世纪桥》2009,(23):144-145
关注人的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是高中教育的新要求,促进每个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是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根本价值尺度。高中绘画模块教学在帮助学生掌握初步技法的同时,倡导学生个性化表现,能够开发学生思维想象,培养学生创新和探索意识。通过绘画模块的学习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感受造型活动的基本规律,提高表现能力,让每个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发展,从而形成学生敢于表现,创作成果独具特色。  相似文献   
138.
海岩的创作以公安题材见长,扑朔迷离、扣人心弦的刑事案件在他的笔下情节真实自然、宛若天成,其中的刑事被害人各不相同。研究其人物性格的特点,对于积极预防现实生活中的犯罪,意义不可低估。海岩系列作品①中的被害人形象,从刑事被害人学的被害人责任角度分析,可分为有罪的被害人、有责任的被害人和无辜的被害人三类,他们的被害原因各有特点。  相似文献   
139.
战略思维     
《新东方》2004,(8):33-33
  相似文献   
140.
近年来,青少年犯罪现象愈演愈烈,然而,另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青少年被害事件也屡见不鲜:骇人听闻的河南平舆17名少年连续被害案;北京一中学生被勒索、杀害案:河南开封6名女生被网友轮奸、杀害案;沈阳4名少女被骗广东卖淫案……青少年被害原因固然受治安状况等多种因素影响,但犯罪学研究发现,侵害与被害是一个互动的过程,许多被害青少年由于人格方面存在易受侵害的倾向性特征。容易陷入犯罪侵害的情境中。在审判实践中,法官发现,被害青少年普遍存在以下几种易被害心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