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4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4篇
工人农民   3篇
世界政治   38篇
外交国际关系   6篇
法律   202篇
中国共产党   106篇
中国政治   259篇
政治理论   91篇
综合类   221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67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94篇
  2011年   68篇
  2010年   73篇
  2009年   62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81.
"两抢"即抢劫和抢夺,是近年来社会治安中多发性突出问题。据对菏泽、聊城、德州三市公安机关的调查,"两抢"案件占刑事案件的比重接近10%。其中,抢夺犯罪被害人主要是反抗能力较弱的单身女子和老年人;抢劫犯罪被害人主要是防范意识差、反抗能力弱、有钱财可抢的青壮年男性。两种犯罪皆具有结伙性、凶残性、系列性和作案地点的不确定性等突出特征。"两抢"犯罪的多发,既有社会综治机构和公安机关防控不力的问题,同时也与被害人自身的被害意识薄弱密切相关。因此,要最大限度减少"两抢"犯罪的发生,必须改革和深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措施,建立实体犯罪预防机构;强化公安机关的监控力度,建立和完善网络化的快速反应机制;加强被害教育,通过宣传、教育、警示、"增责"等措施,提高全民的防害意识,从而形成社会、公安和被害人"一体化"的"两抢"犯罪防控机制。  相似文献   
82.
在所谓"洪洞效应"之下,我们感叹的并不是"无好人",而是"无人".仍然是张鸣教授那发人深省的追问:"这个世界上的人,哪儿去了?"在心理学领域,尽人皆知"斯德哥尔摩效应",被绑架者同情绑匪,甚至身心相许;而集体感染"退化综合征"(E·弗洛姆语)的"洪洞效应"原不限于害人者与被害者朝夕共处的极端情境,在这里没有同情只有冷漠,也谈不上身心相许,但彼此都是沉默的看客.……  相似文献   
83.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是新课程的理念之一,其中探究性是高中政治课的生命和灵魂。通过探究性学习,学生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还有能力、情感、价值观等。在这一教学理念和实践范式下,  相似文献   
84.
每时每刻都有人遭受着犯罪的侵害,大部分的侵害不是随机发生的,也不是精心预谋的,它是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通过对犯罪的发生机制的研究,探索预防犯罪的措施,发现人们通过改变居住环境和日常行为方式,就可以降低被害风险,达到预防犯罪的目的.  相似文献   
85.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稳步推进,课堂教学出现了许多新气象。但在活跃课堂教学的同时,有些教师的教学则出现了较为严重的浅显化、表面化倾向,如教学目标低化,难以落实课程要求,如将初中思想品德"学习做负责任的公民、过有意义的生活"  相似文献   
86.
公民参与作为一种民主实践有其内在的运作逻辑。阿恩斯坦等学者基于西方社会所提出的公民参与模型无法有效解释我国公民参与的现实困境。奥斯特罗姆关于公共池塘资源自主治理问题的分层次研究方法提示我们,完整的公民参与模型应当包含两个层次,即操作机制及其制度背景,后者可以为公民参与的主体提供必要的约束与激励。立足我国相关实践,公民参与的修正模型可以较好解释当前我国地方政府公民参与的困境,并为我们促进公民参与制度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87.
<正>本刊讯(记者梁欢邓卉通讯员刘慧颖)以"创业兴桂梦想启航"为主题的第一届广西创业大赛决赛10月29日在首府南宁火热开赛。经过两轮激烈角逐,广西南宁道听图说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团队凭借参赛项目"Wecar云社区"获得一等奖,并获得了3万元的奖金。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副部长,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党组书记、厅长,自治区公务员局局长蒋明红为一等奖获得者颁奖。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巡视员于祖毅为本次大赛的高校毕业生参赛项目"益多贝快乐儿童推拿"项目负责人、"90后"创业代表张鸥颁发了广西创业示范基地入驻"通行证"。决赛邀请广西柳工集团有限公司总裁曾光安、中国就业促  相似文献   
88.
以银行资金为对象的金融骗局往往给银行带来巨大损失。除了损失规模 ① 以外 ,骗局得逞率的高低、骗局消极发现率的高低 ,也是反映银行被害损失程度的重要指标。显然 ,具有显著影响的因素有许多。然而 ,笔者在对 1 0 0起金融诈骗案件的实证研究的基础上认为 ,来自被骗银行自身的被害要因 ,是众多可能的因素中不能忽视的一个。按照被害人学 ② 的假定 ,犯罪是加害人与被害人相互作用的结果。在加害人与被害人的互动中 ,既有加害人对被害人的侵害 ,也有被害人对加害人的刺激。这些来自被害人方面的 ,诱发加害行为的因素 ,就称为被害要因。了解被害要因的意义 ,并不亚于了解加害原因的意义。对被害要因的自觉认识 ,正是积极预防被害的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89.
西方管理理论系统引进中国20余年以来,有效地推动了企业管理进步和市场经济发展,但也逐渐显现出了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脱节问题.管理理论与实践脱节,从时间跨度来看是管理演化过程的阶段性脱节,从空间环境来看是管理适应过程的磨合性脱节.在中国管理实践与理论脱节的环境下,依据超越情境、受情境制约和具体情境的理论,可以发现中国的管理实践与理论研究是沿着四条主要路径前行的,并形成了动态解决实践与理论脱节的情境模式.其情境模式主要有:管理科学技术的嵌入模式、普适性与差异性的整合模式、“中西合璧式”模式、实用主义与中学为体模式等.  相似文献   
90.
本文将金融风险和被害人因素结合起来,借鉴被害人理论,社会学的风险社会理论,经济学的金融风险理论,结合收集到的关于金融犯罪被害的实事材料,通过分析金融风险转化为金融犯罪被害的三种模式对导致金融犯罪被害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探讨金融犯罪被害风险问题。具体分析金融风险与金融犯罪被害的关系,金融风险是在何种机制下转化成金融犯罪被害事实,这个转化过程是怎样发展演化的,找出由金融风险转化为金融犯罪被害的关键。在特定被害情境下,金融风险通过风险载体与加害人发生联系,并被加害人加以利用,进而使金融风险发展成金融犯罪的被害要因,由潜在的被害可能性向现实的被害结果转化。探索隐含于金融活动中的各种风险与金融犯罪被害之间的关系,为正确认识金融风险,化解金融风险,也可为防范金融犯罪被害提供决策依据和指导建议。因此,探索金融领域的风险与金融犯罪被害之间的作用机制,消除金融风险的负面影响,进而减少金融犯罪被害问题是十分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