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7篇
中国共产党   9篇
中国政治   29篇
政治理论   15篇
综合类   1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郭刚 《理论月刊》2006,4(3):69-71
梁启超的启蒙思想主要是在居日期间对西学的传播中形成的,其中西方的进化论、民权说是他启蒙国人的主要思想工具。随着西学的不断传播,梁启超的启蒙思想也逐渐成熟,《新民说》就是最为显著的标志。与西方英、法、德等国的“单线式”启蒙运动不同,以梁启超为代表的中国近代启蒙则是双重性的。近代启蒙思想运动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引起了极大的变革,带来了新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行为态势。  相似文献   
52.
穆藕初先生成功创业的真正鼓舞人心之处,乃在于创造了一种合乎世界潮流的经济组织.先生对中国的“有钱人”是失望的,而自认为是“新式资本家”,却仍难免“生意人”之诮.在文化上,先生强调“国学根柢既深,方能吸收他国精华”.在国民性改造方面,先生尤强调责任心和公共心,以及科学思维方法的养成.身处动荡之世,先生对国际国内的大势,不仅见解深刻,而且有非常准确的预见.先生清而不耀,和而不流,真正是极高明而道中庸的人物.先生一生,曾两次出任国民政府高官.惟有“傲骨”,而不能“合时宜”.  相似文献   
53.
李冬梅 《人民论坛》2010,(10):191-193
张之洞的西学态度在不同的时期内存在差异,而内在的连贯性则是始终如一的。引发其西学态度产生变化的因素来自于当时国内外大背景的变化,而其内在连贯性则体现在对西学认识扩大和内涵理解的深入。系统梳理张之洞的西学态度演变及其对晚清政策的影响,从其西学态度的变迁,探究清末走向近代化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54.
作为汉字古典词,"国学"初指西周设于王城及诸侯国都的学校,与乡遂设立的地域性"乡学"对应,后来引申为国家设立的学校。时至近世,随着西学东渐的展开,为与来自西洋的"西学"相区分,在汉字文化圈便有特指本国固有学术文化的"国学"一名出现。首  相似文献   
55.
在当代文学创作中,一直存在着“观念化”的弊端。其弊端在当代文学创作时期具体表现为:一是过分强调文学为政治服务,二是盲目追从西方理论,生吞活剥。  相似文献   
56.
谢亮 《理论月刊》2006,(11):42-44
至明始,尤其是晚明开始,知识与制度体系的重建成了中国政治实践中的一个重要命题。西学东渐后,它的重建则因西学在中国的变化而变化。在一定程度上,这种学、政关系决定了近世中国的制度变迁是文化和政治上的自我他者化。其实质则是与西学相关的知识霸权异化为西学及其相关制度体系的话语霸权。这是以往学人所没有注意的。  相似文献   
57.
“国学”就是“中国思想家的思维方式”,就是渗透在中国哲学、中国文学、中国史学等具体学问之中的“有别于西方思维的中国思维”。它主要表现为:只讲“相关律名学”(correlation-logic),而不讲“主谓式句辞”(Subject-predicate proposition);只讲现象论,而不讲本体论(ontology);只讲符号论,而不讲实在论(realism);只讲“内在关系”(internal relation),而不讲“外在关系”(external relation);只讲“大心论”,而不讲“人类中心论”(Anthropocentrism)之类的任何“中心论”;只讲“职司主义”或“功能主义”,而不讲基础主义或本质主义等等。这是一整套有别于“西学”的独立的“思想体系”,有了这套独立的“思想体系”,中华民族不怕没有复兴的一日。  相似文献   
58.
陈独秀与东西方文化论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独秀以《新青年》为阵地,发起东西方文化论战,为西学东渐区别异质、剖析模式、分析原因、提出标准,确立了其思想史中的地位;陈独秀主张向西方学习但不主张全盘西化,反对孔儒而不全盘否定传统文化,至今仍然有现实意义;在提倡功利主义,反对新旧调和方面,陈独秀的思想独到而丰富,是其辩证思维深邃的一面;对于未来社会文化的发展,李大钊的思想则高于陈独秀的思想,体现了这两位新文化运动巨人的同中之异  相似文献   
59.
严复素称晚清启蒙思想家,其所译西书,于国人起发聋振聩之效,已具共识。然严复此誉,洵属常论所谓客观之效应,非表严复固有思想之本意。严复之时论及译书按语,固多针砭时政及传统,此凡严复所认中国政制与西学不合之处者尤然。虽如此,严复译西书,释其义,多以固有旧学立据;且其译书之用意,原非纯以国运之是非为是非,虽可为启民心之良药,然亦仅出自治国人愚弱之智所需。是故,严复晚年于旧学多有张扬,亦非出自于"复古",犹如译介西书,意在标举中西政制学问之异同,使国人有所鉴观,本非为西学张本。  相似文献   
60.
马一浮作为现代新儒学的创始人之一,其学术风格和言说方式虽然都十分传统,但其儒学思想具有自己的创新性,而且他在早年还有过激烈地反传统而追求现代西学的思想经历。马一浮弃旧图新、热衷西学、激烈反传统的早期思想,在很大程度上恰恰促进了后来他向传统的回归,甚至可能构成了他形成自己独特的新儒学思想的必要张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