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01篇
  免费   189篇
  国内免费   4篇
各国政治   16篇
工人农民   22篇
世界政治   225篇
外交国际关系   7篇
法律   7080篇
中国共产党   253篇
中国政治   1346篇
政治理论   282篇
综合类   2363篇
  2024年   35篇
  2023年   144篇
  2022年   142篇
  2021年   179篇
  2020年   150篇
  2019年   138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115篇
  2016年   173篇
  2015年   325篇
  2014年   880篇
  2013年   852篇
  2012年   909篇
  2011年   918篇
  2010年   818篇
  2009年   820篇
  2008年   802篇
  2007年   620篇
  2006年   526篇
  2005年   543篇
  2004年   505篇
  2003年   502篇
  2002年   500篇
  2001年   411篇
  2000年   345篇
  1999年   79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71.
近来,民事审判方式改革的呼声日益高涨,其中关于改革我国民事诉讼审前准备程序也被理论界广泛关注。本文在考察各国民事审前准备程序,认真分析其设立旨意和诉讼价值的基础上,深入检讨我国当前民事审前准备程序的现状及其弊端, 为完善我国民事诉讼审前准备程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2.
当前利用互联网犯罪活动日益严重,而证据收集的难度大,打击处理不力。本文在对利用互联网犯罪中电子证据的特点和证明力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如何收集、固定、转化利用互联网犯罪证据提出了一些方法,供一线刑事执法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73.
谢晓尧 《现代法学》2003,25(2):164-169
欺诈在合同法中是一种意思瑕疵 ,在信息社会里 ,欺诈作为误导公众的行为 ,是一种典型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不能简单地视为合同法的特别法 ,欺诈的研究不应拘泥于意思表示的狭隘范围 ,反欺诈的消费者权益保护应纳入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范畴来考察。从竞争法的角度来看 ,欺诈不要求行为人具有主观故意 ,一种行为只要在客观上有误导消费者的效果 ,就足以构成欺诈。欺诈的救济措施 ,在主体设计、补救措施和赔偿责任上均有区别于传统合同欺诈的制度设计。  相似文献   
74.
刘军 《中国检察官》2005,109(2):108-109,112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在美国证据法中是最具争议性的证据规则之一,自从1914年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在威克斯诉合众国一案中确立该规则以来,围绕这一规则所产生的争议就接连不断。争议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关于排除规则适用的地域范围;其二是关于排除规则适用的案件范围。1961年,联  相似文献   
75.
论拟制的自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辩论主义的重要体现,拟制的自认在各国民事诉讼法中一般均有明确规定。关于当事人的“不知”或“不记得”之陈述应否作为拟制的自认,德国规定了较严格的许可要件,日本不将其看作自认,我国台湾地区则赋予法院裁量权。我国现行司法解释对拟制的自认虽已有规定,但在下列方面仍亟待完善:对不争执与不知或不记得之陈述应当予以区别;拟制的自认之最终认定时间应为言词辩论终结之前;开庭审理时不争执的事实并不当然视为自认;开庭审理期日当事人缺席时亦可适用拟制的自认予以处理。  相似文献   
76.
最高人民法院最近公布了《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这是我国第一部比较系统地针对民事诉讼证据问题作出的司法解释,对我国的民事审判工作的发展和民事诉讼制度的完善将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从新规定的内容上看,它反映了  相似文献   
77.
78.
刑事证据有真实与虚假之分,其真实性包含实质真实与法律真实两个方面。侦查活动中,既要注重对证据实质内容的调查与论证,使主观认识与客观事实相统一,又要严格法律程序,使形式与内容相统一。  相似文献   
79.
在司法活动中,存在着各种价值冲突.作者认为,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必须特别注意保护被告人的利益,保护被告人和犯罪嫌疑人的基本权利,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不可偏废.在证明价值取向方面,要以法律真实作为司法证明的基本标准;在举证责任的价值取向方面,坚持无罪推定的原则;在非法证据的价值取向方面,坚持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相似文献   
80.
“个性”其实并不是施政的要件.它的价值.远远比不上科学精神、民主作风.而后者.不应该是官员的“个性”,而应该是官员的“共性”。许多中国官员长期以来所缺乏的,也并不是“个性”,而是科学精神,民主作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