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9篇
  免费   13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131篇
世界政治   63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394篇
中国共产党   62篇
中国政治   271篇
政治理论   14篇
综合类   9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84篇
  2013年   97篇
  2012年   100篇
  2011年   106篇
  2010年   96篇
  2009年   92篇
  2008年   120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婚约起源于我国古代,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大力提倡婚姻自由、平等的原则而被废除,但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传统习俗的影响,因婚约产生的纠纷仍大量存在,有必要从法律上进行归制,笔者试从比较法的角度提出在我国建立婚约制度的立法构想,希望能作为立法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2.
电影退票问题常见诸报端,影院方通常均拒绝退票,理由是行业惯例。但此种不分情形一概不予退票的做法有损消费者权益,依法理及现行法律规定分析,是有违公平的,应属无效。本文指出应从平衡影院及消费者利益角度出发,应明确在一定条件下消费者享有退票权。  相似文献   
113.
白莉 《实践》2007,(3):37-37
问:国家对建筑业企业支付农民工工资有什么规定?答:根据《建设领域农民工工资支付管理暂行办法》(劳社部发[2004]22号)等规定,建筑业企业必须依法按时足额支付农民工工资,不得拖欠或克扣,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企业应当按照约定的标准和日期按月将工资直接发放给农民工本人,严禁发放给"包工头"或其他不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组织和个  相似文献   
114.
李璟 《法制与社会》2010,(13):270-270
新《劳动合同法》的出台,对广大劳动者进行了倾向性地保护,因此用人单位反对的呼声甚高,一些大型的用人单位甚至纷纷采取了诸如要求劳动者主动辞工再聘用上岗等方式来予以应对。但任何法律郝应当是公平正义的体现,都要顾及双方的权利义务,不应偏袒任何一方。新法的出台在一些方面却差强人意,本文从劳动合同解除方面反恩了新《劳动合同法》的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15.
潘荷花 《工友》2010,(5):42-43
不久,仲裁裁决下来,陆涛的前两项仲裁请求获得支持,提出的赔偿失业保险待遇损失却被驳回,原因是陆涛与原单位解除劳动关系后,又重新找到新单位,并没有失业,没有损失发生,其主张于法无据。。  相似文献   
116.
陈峰 《党建文汇》2010,(8):35-35
我在一家公司工作快满4年了。公司于2008年1月1日改名,如果我将于2月份与这家公司解除劳动关系,在法律上来看,我的工龄是4年还是1个月?  相似文献   
117.
白莉 《实践》2007,(2):37-37
问:农民进城务工享有哪些基本权利?答:现行劳动保障法律法规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时足额支付,不得克扣、无故拖欠农民工工资;用人单位支付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用人单  相似文献   
118.
案情回放杨某被某宾馆招收为服务员,并签订了为期3年的劳动合同。劳动合同约定:"凡在宾馆工作的女性服务员,在合同期内不得结婚,否则宾馆有权解除劳动合同。"同年杨某结  相似文献   
119.
张光全 《前沿》2010,(12):104-106
针对当前人们仍然担忧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形成新的"铁饭碗"问题,以及企业千方百计规避与员工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现象,对《劳动合同法》以及《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关于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解除条件进行了分析评论,认为将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等同于"铁饭碗"是对《劳动合同法》及《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的误读,但该法某些条款确实容易让人产生误解,建议有关机关制定相应规范,作进一步解释。  相似文献   
120.
杨思斌  童彤 《中国工运》2010,(12):51-53
劳动合同试用期是用人单位对新录用的劳动者是否合格进行考核,劳动者对用人单位是否适合自己进行了解的时间界限。《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对劳动合同试用期的性质特点、试用期的范围、试用期的长度以及限制,试用期间的工资支付,试用期问劳动合同的解除等作了明确规定。但在实践中有少数用人单位,利用劳动者相关法律知识的欠缺和维权意识的淡薄,故意设置违反法律规定的试用期条款,侵犯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获取不当利益并规避自身的责任和义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