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64篇
  免费   199篇
  国内免费   3篇
各国政治   27篇
工人农民   127篇
世界政治   270篇
外交国际关系   23篇
法律   7478篇
中国共产党   596篇
中国政治   1800篇
政治理论   255篇
综合类   1590篇
  2024年   33篇
  2023年   140篇
  2022年   149篇
  2021年   175篇
  2020年   158篇
  2019年   80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67篇
  2016年   135篇
  2015年   305篇
  2014年   802篇
  2013年   922篇
  2012年   995篇
  2011年   1101篇
  2010年   841篇
  2009年   944篇
  2008年   962篇
  2007年   739篇
  2006年   584篇
  2005年   540篇
  2004年   509篇
  2003年   533篇
  2002年   480篇
  2001年   339篇
  2000年   303篇
  1999年   86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操纵市场损害了市场的公正性,对投资者造成了损害。但操纵市场行为与投资者的损失之间的因果关系是不明确的,按照传统的民事侵权损害赔偿理论,投资者难于获得胜诉,操纵者却能轻易的逃避其应该承担的民事侵权损害赔偿责任。因此,证券市场民事侵权损害赔偿法律制度的变革和创新将是必然的选择。只要中国证监会确认了操纵市场行为成立,受到损害的投资者就有权要求操纵者赔偿损失,并应免除投资者的民事归责因果关系举证责任。  相似文献   
92.
民事裁判文书能否适应新时期法制发展要求,能否直接体现事实、理由、法律和公正,将直接影响当前审判方式改革成果。探讨当前民事裁判文书的不足,并揭示民事裁判文书改革方向和内容是审判方式改革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93.
近期我国证券市场相继暴露出不少严重的市场违法、违规问题,针对这种情况,我国应当尽快建立和健全证券民事赔偿制度,以维护证券市场运行秩序,保护广大投资者利益。建立证券民事赔偿制度应着重界定以下问题:1.将涉及证券的民事赔偿作为特殊侵权行为特殊处理;2.建立可行的证券民事赔偿额度计算方法;3.设立行政管理者对受损害投资者的法律权利告知义务;4.鼓励当事人通过仲裁程序解决证券损害赔偿纠纷。  相似文献   
94.
95.
《工会博览》2003,(18):73-74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公告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在民事审判工作中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若干问题的解释》已于2003年1月9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263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3年7月9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96.
频频发生的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给矿工的生命、健康造成了极大损害,受害矿工却只能获得极少的民事赔偿。本文认为,造成实践中损害与赔偿极不对称的原因在于相关制度的短缺,相关法律制度的不完善与司法最终救济的缺失导致了受害矿工不能获得充分合理的赔偿。文章分析了受害矿工民事权益救济的现状,指出了其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最后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7.
《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的创新与不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1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的出台是我国民事证据制度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该司法解释在我国证据制度的规则体系、价值观念、制度理念、理论学说等方面皆有突出的贡献,对实践和理论研究都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但是,该司法解释依然存在多方面的疏漏———既有立法权限上的缺陷,也有立法技术方面的不当。只有从证据制度的价值体系、事实认定模式以及证据证明的基本原理出发,厘清决定证据具体制度设计的基本理论,避免某些不当观念,才能从整体上建构和完善我国未来的民事证据立法。  相似文献   
98.
因行政侵权行为所造成的损害应当被区分为纯粹的事实性损害与法律意义上的可赔偿性损害,而只有后者才是行政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之一.认定可赔偿性损害必须坚持政策性限制、"度"的限制及相对性与有限性限制的原则.在此基础上,方可建立起一套在各种损害形态中区别出可赔偿性损害的具体的技术性规则,从而为国家行政赔偿责任的准确认定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9.
行政司法权的行使应以当事人自愿为前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志红 《法学杂志》2002,23(1):13-15
行政机关拥有行政司法权 ,虽然既有可能性 ,也有必要性 ,但是也存在着无法解决的矛盾。行政司法权的行使应以当事人自愿为前提。即行政相对人在接受行政处罚的同时 ,有权选择关于民事权益争议的解决途径。这不仅能有效保证行政机关的工作效率 ,而且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  相似文献   
100.
民事主体在不同的发展阶段表现出其个性化的价值特点,对这些个性化的价值进行分析可以找出民事主体整体的价值定位。民事主体除了对社会和个人的价值之外,还应注意到它作为一种制度在整个民法体例构建中所起的作用,即民事主体的体系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