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58篇
  免费   103篇
  国内免费   4篇
各国政治   23篇
工人农民   24篇
世界政治   190篇
外交国际关系   30篇
法律   5493篇
中国共产党   307篇
中国政治   1203篇
政治理论   222篇
综合类   1873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108篇
  2022年   111篇
  2021年   145篇
  2020年   147篇
  2019年   105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88篇
  2016年   147篇
  2015年   283篇
  2014年   805篇
  2013年   709篇
  2012年   733篇
  2011年   726篇
  2010年   652篇
  2009年   648篇
  2008年   617篇
  2007年   488篇
  2006年   398篇
  2005年   437篇
  2004年   413篇
  2003年   409篇
  2002年   412篇
  2001年   325篇
  2000年   267篇
  1999年   56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51.
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事实,都是证据.证据是案件的生命,是案件的灵魂,证据是办案永恒的主题,证据的收集与运用才是司法机关在打击犯罪活动中的核心任务.毒品案件的特点是没有特定的报案人,没有明确的犯罪现场,无特定的侵害人和被害人,侦查方式具有特殊性.毒品案件证据的特点包括证据的相对单一性,证据的即时性,证据的易毁坏性,证据推定力的虚弱性.  相似文献   
152.
论网络证据保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在阐述网络证据特征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由于网络证据的特性而在其保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从有利于证据保全申请人的角度提出了对网络证据保全的一些建议,以期能使证据得到有效的公证,对网络侵权行为进行打击依法维护自身的权益。  相似文献   
153.
按照目前我国的反腐体制,党员、公务员的违纪行为由纪检监察机关查处,达到犯罪程度的移交司法机关办理。由于纪检监察证据与刑事证据的性质不同,这就需要将其转化为刑事证据。言词证据的转化实行实体和程序双重审查的方法,实物证据的转化只进行程序上的审查。对纪检监察人员违反规定取得的言词证据,原则上应予排除。对纪检监察人员违反规定取得的实物证据,原则上不排除。对纪检监察人员使用秘密调查手段获取的证据,实行例外不排除。对纪检监察人员使用调查陷阱和私人不正当手段获取的证据,应予排除。  相似文献   
154.
论法院对行政机关认定事实的审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机关和法院二者是行使一定权力的国家机关,行政机关行使行政权,法院行使司法权,而行政行为一旦引发争议进入行政诉讼程序,其要接受司法审查,这时就有一个问题,法院应如何对待行政机关对有关事实问题的判断和认定。  相似文献   
155.
《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比较系统地规定了行政诉讼中的举证、举证责任、质证和认证等诉讼证据规则,并且在行政诉讼的举证责任分配上,比以往的司法解释更准确、更精细和更有操作性。  相似文献   
156.
视听资料在刑事案件侦查、民事案件诉讼、纪检监察案件调查中的应用逐渐增多。它是伴随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法制建设的日益完善而出现的新的诉讼证据形式,当作为诉讼证据使用时,对它的来源、真实性以及内容的分析和鉴别,是刑事科学技术面临的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视听资料检验在民事案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7.
在侦查讯问中,部分侦查人员证据意识不强,给侦查破案工作带来了相当大的危害。原因有思想上的、自身素质的、传统观念及立法等方面,立法机关、公安司法机关亟需采取相应措施,促使侦查人员切实强化自身证据意识。  相似文献   
158.
非法证据的取舍问题一直是我国刑事诉讼法学界争论的焦点。非法取得的证据是否具有法律效力,在刑事诉讼活动中是否采信,体现着国家在犯罪控制和人权保障两大价值上的取向。刑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具有预防违法、保障人权的作用,因此,在我国有必要完善该规则。  相似文献   
159.
不良品格证据由于与案件的争议事实无关联,因而,除了一些特定的例外情形,原则上法律将被告人的不良品格证据排除于法庭之外。但是,近些年国际上关于该规则的内容已有所变化。为了完善我国刑事证据立法和解决司法实践中的问题,我国亟待构建科学的不良品格证据规则。  相似文献   
160.
在刑事侦查实践中,由于一些意识问题或是技术问题和经验问题,作为客观性证据的特征被发现提取后,在刑事诉讼的庭审中却受到质疑甚至是否定,因此如何提高物证的证明价值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要保障物证的证明价值,应当着重从提取和保全物证的环节入手,严格按照诉讼要求操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