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57篇
  免费   100篇
  国内免费   4篇
各国政治   12篇
工人农民   21篇
世界政治   173篇
外交国际关系   6篇
法律   5445篇
中国共产党   190篇
中国政治   1096篇
政治理论   207篇
综合类   1811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102篇
  2022年   101篇
  2021年   133篇
  2020年   122篇
  2019年   101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87篇
  2016年   140篇
  2015年   268篇
  2014年   753篇
  2013年   676篇
  2012年   697篇
  2011年   698篇
  2010年   628篇
  2009年   622篇
  2008年   595篇
  2007年   467篇
  2006年   379篇
  2005年   419篇
  2004年   406篇
  2003年   396篇
  2002年   408篇
  2001年   322篇
  2000年   252篇
  1999年   56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毒品案件审理过程中各类言词证据的收集,既要反对“口供是证据之王”的观点,更不能片面地理解“零口供”,只有全面的掌握案件事实,运用辩证的逻辑推理,才能使言词证据成为认定毒品案件的可靠手段。即:做好毒品犯罪嫌疑人供述和辩解(口供)的讯问笔录;全面收集证人证言;对查获的毒品交专门机构做出定性鉴定结论;言词证据应由实物证据来检验;严禁刑讯逼供和其他非法方式收集言词证据。  相似文献   
162.
"犯意诱发型"的诱惑侦查不仅违反了侦查机关的职责,而且侵犯了公民的合法权益.为了抑制侦查权力的恶性膨胀,保护被告人的合法权益,在诉讼中应当允许被告人提出"陷阱抗辩",并且在举证时实行举证责任倒置,由被告人就陷阱抗辨的主张进行举证,如果举证不能,应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责任.反之,如果被告人能够提供充分证据证明其犯罪意图是侦查人员通过积极主动的行为引诱产生的,法庭应宣告被告人无罪.  相似文献   
163.
网络赌博活动的特点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网络赌博犯罪在中国迅速蔓延扩张.网络赌博活动具有形式多样、参赌人员圈子化、赌场空间虚拟化与国际化等特点.打击网络赌博犯罪活动,一方面需要从信息情报入手,拓宽破案途径,强化证据意识,提高取证能力.另一方面,需要完善相关法制建设,动员社会力量,进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164.
我国法律明确规定如实供述为被追诉人的义务,但也规定"不得强迫任何人证实自己有罪",二者存在冲突.将如实供述设定为义务虽然符合探明案件事实的刑事诉讼目的 ,但相应的权利保障机制不够完善,容易侵犯被追诉人的权利.为此:应当严格排除非法证据,规范侦查人员权利告知行为,保障被迫诉人的律师帮助权;进一步完善供述自愿性的保障机制,以自愿性供述为前提,平衡刑事诉讼中公权力和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基本权利关系.  相似文献   
165.
陈某、汪某夫妇听说夫妻财产协议可办理公证后,照着网上搜到的模板起草了《财产协议书》,到笔者所在公证处申办公证。协议约定A房和B车为男方婚前个人财产,C房和D车为女方婚前个人财产,婚后财产分别所有,各自债务各自清偿。他们使用的这份模板很可能是律师上传到网上的,因为其中还  相似文献   
166.
简小利 《法制与社会》2013,(20):122-123
由于我国民事诉讼法对再审程序中新证据的规定过于概括,造成理论界与实务界对新证据的界定有不同声音。在实务界,法官到底应该根据什么标准来界定民事再审程序中的新证据,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本文浅析了再审程序中的新证据所引起的消极影响、民事再审程序中新证据界定的原因与意义,并对界定民事新证据应考虑的因素进行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67.
黄晓权  杨玉荣 《求索》2012,(4):179-181
在刑事诉讼中,遵循正当程序与否是鉴别合法证据与非法证据最为重要的标准。从伦理学的角度来看,区分合法证据和非法证据的道德意义在于让人对正当程序产生一种尊重和信仰。在刑事司法实践过程中,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可以维护法律信仰和司法尊严,使道德主体的良知得到确认和升华。因此,我国有必要从道德现实出发,进一步完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相似文献   
168.
新刑诉法对非法言辞证据排除规则的确立,在为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提供明确依据的同时,也必然导致嫌疑人(被告人)被刑讯逼供的辩解增加,为审查起诉工作带来一定的难道.大量刑讯逼供导致错案、冤案的逐渐披露,也引起了民众对刑讯逼供案件的极大关注.本文拟从审查起诉公诉人员对刑讯逼供辩解的审查和应对着手展开论述,以期对检察实务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69.
讲拓展前我想先谈几个共性的问题.也是在具体业务办理过程中的一些想法。一是一定要坚持中立性的原则.这本身也是公证的性质所在。我们要把对方当事人的利益考虑在内。二是要进行合理性审查。合法性审查是我们必须要做到的.合理性审查我认为是更近一步的。例如有些网站提供图片免费下载.如果看到谁用了.就给自己的和对方网站做保全公证,然后索赔。在我看来这就不合理。有故意设陷阱之嫌。合理性审查要根据法律法规、社会的一般观念还有经济现状来审查。三是我认为要职权主义和当事人主义相结合.当然这个和法院的意思不太一样。我们是应当事人申请.很多环节都以当事人为主,例如电脑是当事人操作,购物是当事人买。  相似文献   
170.
《法治与社会》2012,(4):10-11
证据,是人民法院认定事实并作出裁判的基础。完善当事人举证制度,对于查明事实,正确适用法律,妥善处置民事纠纷具有重要作用。在司法实践中,面对"证据灭失"、"证据突袭"、鉴定人拒绝出庭作证等困境,民事诉讼程序该如何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确保审判活动的有序性和裁判结果的公正性?证据灭失怎么办法官须有保管证据的责任意识"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打官司就是打证据',‘以事实为根据'就是‘以证据为根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