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57篇
  免费   100篇
  国内免费   4篇
各国政治   12篇
工人农民   21篇
世界政治   173篇
外交国际关系   6篇
法律   5445篇
中国共产党   190篇
中国政治   1096篇
政治理论   207篇
综合类   1811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102篇
  2022年   101篇
  2021年   133篇
  2020年   122篇
  2019年   101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87篇
  2016年   140篇
  2015年   268篇
  2014年   753篇
  2013年   676篇
  2012年   697篇
  2011年   698篇
  2010年   628篇
  2009年   622篇
  2008年   595篇
  2007年   467篇
  2006年   379篇
  2005年   419篇
  2004年   406篇
  2003年   396篇
  2002年   408篇
  2001年   322篇
  2000年   252篇
  1999年   56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本文试以缘其华叶,探其根素,究其质实的方法,对证据的概念行以刻求真是的剖陈。其定义为:证据是讼事以物符或意融的形式,留存于时空内,并为听讼人藉以听断讼事的可识素因。概念,无论今古中西,在学问上,都是说话的前提。国学式的概念必定是中华法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证据理论的基本构件之一。  相似文献   
962.
指纹是少数可以直接认定人身的法庭科学物证之一,在侦查破案及法庭诉讼中发挥重要作用。目前指纹只有三种鉴定结论,认定、否定和不够条件。长久以来,现场指纹存在着大量不够鉴定条件的指纹并被废弃不用,但这些指纹具有重要的侦查及应用价值,采用概率化的表达方式可以让这些指纹发挥重要的证据作用。本文阐述了一种对指纹进行扇形分区划分和特征统计的数学建模方法,研究统计了1 500万枚指纹图像的特征分布,拟合出各个扇区内部特征的概率密度函数,并采用贝叶斯准则和添加噪声进行修正,最终得出指纹鉴定结论的概率。本研究所计算出的指纹鉴定概率与指纹匹配特征点的数量、价值及特征稳定度成正相关,与扇区内部特征出现的概率成负相关,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指纹匹配特征的相似概率问题,为指纹鉴定提供了新的思路与办法。研究结果能够使大量不够鉴定条件的指纹重新发挥证据价值,使指纹鉴定从定性走向定量。指纹鉴定结论概率化表达方式结合其他法庭科学证据进行量化分析,在认定犯罪嫌疑人方面具有巨大潜力,是法庭科学发展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963.
刑事再生证据可形成于审判阶段,司法人员很难成为刑事再生证据的形成主体.再生证据形成的时间须在犯罪完成后或者说在案发后,且并非任何刑事案件均有再生证据.疏通关系类、刺探性事实不能一概称之为再生证据.再生证据具有五个作用.应当对再生证据进行法律规制.  相似文献   
964.
意大利民法第1317条规定:"公证书,在有主张系伪造之声明提出前,为各项约定及公证人所证明之事实证据."土耳其民事诉讼法第295条规定:"公证人依职权作成之公证书,在有伪造之声明以前,为一种绝对之证据."法国民法第1319条第二项亦有相同之规定,即公证书之执行力,在以伪造证书为本诉或附带之诉提出告诉之情形.始有可能动摇而停止执行,否则公证书有完全之证明力与执行力.  相似文献   
965.
手机的影像记录功能随着技术的发展而不断提高与普及。警察在警务工作中利用手机拍照功能记录与警务工作相关的信息和证据是新时期现代警察应该具有的新理念和新方法。警察在没有更好的影像记录工具的情况下,应该随时运用手机记录警务工作相关影像。随着可拍照手机制造技术的不断进步和通信网络的升级,以及影像在警务信息化等方面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手机影像在警务工作中的运用一定会更加普及和深入。  相似文献   
966.
不管是二元方法论还是一元应用法律观都承认事实问题与法律问题的相对独立性,事实的认定由此成为法官裁判的逻辑起点。但长期以来,法学理论界"重法律、轻事实",对司法裁判中的事实问题缺乏深入的理论研究。而要想了解究竟有哪些因素参与了案件事实的形  相似文献   
967.
电子证据是信息时代的"证据之王",在现代刑事诉讼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我国民事诉讼中,已经规定了与证据开示制度相似的证据交换制度,而在刑事诉讼方面尚属空白,不仅不利于审判方式的转变,也不利于刑事诉讼价值的实现。因此,建立完善的电子证据开示制度,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968.
《法制博览》2010,(19):36-37
国民党称沈之岳是早年奉命潜入共产党埋伏在毛泽东身边的,赴台后更成为“调查局之父”,被后世评为“蓝色007”、“继戴笠之后的第二代谍王”;但另一说称,沈之岳根本就是共产党,且为共产党在台湾至死都未被发现的两大卧底之一——此一说虽无可能有确凿证据,但沈晚年赴大陆治病被中共高层当贵宾接待,却是事实。  相似文献   
969.
刑事诉讼法对证据的种类、收集、审查及采信等作出了相应的规定,这对科学规范和正确指引刑事诉讼活动起到了积极作用。司法实践中,当公诉案件进入法庭庭审阶段,发现公安机关未  相似文献   
970.
证人证言是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法定证据之一。证人证言与其他证据相比,由于证人不是案件的当事人,与案件没有利害关系,所以,其客观性较强,这对侦破刑事案件无疑是有好处的。但近几年,证人不愿作证,证人作证率比较低,尤其是证人出庭作证率不足5%。笔者认为保证和规范刑事诉讼中证人的权利和义务是减少证人拒绝作证或拒绝出庭作证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