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57篇
  免费   100篇
  国内免费   4篇
各国政治   12篇
工人农民   21篇
世界政治   173篇
外交国际关系   6篇
法律   5445篇
中国共产党   190篇
中国政治   1096篇
政治理论   207篇
综合类   1811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102篇
  2022年   101篇
  2021年   133篇
  2020年   122篇
  2019年   101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87篇
  2016年   140篇
  2015年   268篇
  2014年   753篇
  2013年   676篇
  2012年   697篇
  2011年   698篇
  2010年   628篇
  2009年   622篇
  2008年   595篇
  2007年   467篇
  2006年   379篇
  2005年   419篇
  2004年   406篇
  2003年   396篇
  2002年   408篇
  2001年   322篇
  2000年   252篇
  1999年   56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近年来,域外毒品鉴定错案高发,深刻暴露出毒品鉴定管理的内源性问题,值得我国相关领域工作人员借鉴。本文首先概述了毒品鉴定的特点;其次,根据近年来美国、加拿大、英国等地出现的典型毒品鉴定错案,对相关成因做系统梳理,为提升毒品鉴定管理质量、降低毒品鉴定错案的负面影响提供参考依据。本文将鉴定错案分为"错误"和"失误"两大类,并提出了通过提升实验室内部管理、加强实验室外部监督以及落实鉴定意见的质证认证等环节,预防毒品鉴定错案的系统方法。对于防范毒物毒品错案的发生具有重要的参照意义。  相似文献   
982.
用物证鉴定结论证明犯罪需要经过推理过程,将物证来源鉴定结论转化为嫌疑人行为推论,后者再作为法律事实证明嫌疑人是否有罪。物证鉴定证据应用的递进证明关系,可以用由依次推理关系连接的物证来源结论层、行为推论层和定罪层构成的物证鉴定层级模型描述。该模型可直观表达和评估物证鉴定结论证据应用效力。  相似文献   
983.
证据由信息依附于存储载体而形成,是内容(信息)和形式(载体)的结合体,即信息发生转移与留存所得的产物。证据的生成是待证事实留下的事实信息被固定、承载到一定载体之上,从而得到证据的过程。从信息与载体的关系来看,证据的生成方式或信息的固定方式决定证据的存在形式。以信息的存储载体为标准,证据的生成方式可分为以人为信宿的生成方式和以物为信宿的生成方式。相应地,便形成了人证和物证两种证据形式。  相似文献   
984.
真实关联度指符号反映内容的真确性程度;证据间性指不同证据符号之间相互关联、相互补足的关系;意指定律指符号的意指关系决定了结构关系。这三个术语旨在说明证据符号学的基本理论原则:证据处在一个符号关系场内,由意指关系(真实关联度)和结构关系(证据间性)构成,意指定律就是支配该符号关系场的基本规则。这个证据符号关系场与事实真相交织而构成了一个神秘的意义世界,科学研究的全部任务在于承认并接受这种神秘性的同时,力图澄清它。  相似文献   
985.
唐觉 《中国司法》2011,(4):107-110
法律文书的意义不言而喻,无论私署文书还是公式文书,它们是人们设定、修改或消灭权利的证据。伪造和使用伪造的法律文书无疑是对正常法律秩序的挑战。在法国民事诉讼中,证据依效力可以分为两大类:完美证据与非完美证据。此两类证据中都存在书面证据和口头证据;只是因为它们形式、出处或关联的不同而导致效力的差异。而在完美书面证据中,又分公式文书与私署文书,前者存民事证据中具最优效力。  相似文献   
986.
新颁布的司法解释对瑕疵证据作了明确具体的规定,关于瑕疵证据与非法证据的区分理论界也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对瑕疵证据与非法证据二者之间的界定关系到瑕疵证据存在的合理性,在充分论证瑕疵证据补正合理性的基础上,以瑕疵实物证据与瑕疵言词证据为区分标准,对瑕疵言词证据和瑕疵物证补正规则分别进行了系统论述,并对瑕疵证据补正适用的程序及瑕疵证据补正之限度进行构建与分析.  相似文献   
987.
治安案件证据是指公安机关的执法人员调查、收集和当事人提交的用于证明治安案件事实的材料.治安案件的证据是行政证据的一种,具有明显的双重性特点,既是行政程序证据又是行政诉讼证据.治安案件的证明标准应具有灵活性、多元性,证明标准和案件涉及相对人的权利义务成比例.治安案件的调查取证具有很多独特之处,应当在调查取证模式上与刑事案件有所区别,并逐步与其他行政案件的调查取证模式相接轨.  相似文献   
988.
备受关注的《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及草案说明,于2011年8月30日在中国人大网全文公布,并向社会公开征集意见。这部于2004年-即动议修正的法律,因涉及到公检法等机关的权力再分配,以及各方利益难以摆平,修法工作曾几度停顿。但现行刑诉法却因其存在重实体而轻程序、非法证据难以排除,侦查部门权力强大、法院独立性不够,律师权利难以落实等诸多弊端,备受业界诟病。草案说明显示,此次修法共涉及条文99务,拟将刑诉法从原  相似文献   
989.
岳蓓玲 《人民司法》2013,(11):74-77
法谚有云,在法庭上,只有证据,没有事实。证据乃诉讼活动的中心。在刑事诉讼中,证据是认定犯罪事实、确定犯罪嫌疑人刑事责任的唯一依据,其重要性无需赘言。在刑事二审程序中,因为新证据的出现而导致案件被发回或改判的情形并不少见。但是,在现行刑事诉讼法和相关司法解释中,关于刑事二审程序中新证据的规定阙如。实践中,对于在刑事二审程序中如何界定、收集、举证和质证新证据产生了一系列困惑,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990.
20世纪中期,西方国家受到高再犯率、传统缓刑监管失效等问题的困扰,传统矫正模式的有效性备受质疑。而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的循证实践为传统矫正注入了新生力量。循证矫正,是指在矫正领域内,实践者在所研究的证据中,遵循最佳证据原则,结合实践者个体矫正经验,在矫正对象的配合下,针对矫正对象犯因性特点,开展高效矫正的一系列矫正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