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16篇
  免费   65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3篇
工人农民   21篇
世界政治   42篇
外交国际关系   4篇
法律   1850篇
中国共产党   160篇
中国政治   427篇
政治理论   73篇
综合类   502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59篇
  2020年   56篇
  2019年   58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81篇
  2015年   95篇
  2014年   245篇
  2013年   208篇
  2012年   209篇
  2011年   239篇
  2010年   247篇
  2009年   245篇
  2008年   236篇
  2007年   166篇
  2006年   179篇
  2005年   153篇
  2004年   95篇
  2003年   105篇
  2002年   110篇
  2001年   97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渠澄  吕泽华 《证据科学》2023,(2):145-159
目前关于正当防卫制度的研究在刑法领域已形成较成熟的“五要件说”认定标准体系,但正当防卫的证明难题仍需刑事诉讼法领域积极应对。在正当防卫他向证明层面存在证明责任分配及证明标准设定不统一,证据制度单一固化的困境,正当防卫自向证明层面面临正当防卫的认定呈现损害结果导向化,以及法院审理阶段自向证明模式僵化等难题。结合三阶层犯罪论,应构建针对控方的有罪指控,先由辩方行使举证权利,提出正当防卫的相关证据以推动争点形成,而后由控方承担正当防卫的证伪责任,且需达到排除合理怀疑标准的证明体系。通过落实庭审实质化与证人出庭作证制度,加强对“一对一”证据的审查认定,适度扩展证据类型以缓解正当防卫案件中证据资源稀缺的困境。最后,在法官自向证明中,不必过分苛求印证,应强调在经验法则同传统证据规则协调运用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法官的心证作用,贯彻疑罪从无原则,确保判决结果的公正合理。  相似文献   
952.
刑事诉讼的证明是应以客观真实还是以法律真实为标准,一直存在争议.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规定的证明标准的存在缺陷,应以法律真实为理论基础,建立主客观相统一的刑事诉讼证明标准.  相似文献   
953.
诉讼证明标准运用范围之广,运用主体之众,决定其在诉讼法学和证据法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由于我国“重实体轻程序”的一贯传统,以及以往一系列政治、哲学的传统因素,使诉讼证明标准的研究没有得到长足的进展。随着近年司法改革的迅猛发展,诉讼证明标准开始成为法学界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954.
法定证据与自由心证是两种重要的证据制度,但学界对二者内涵的认识却存在颇多分歧。从历史的角度入手,可以探究出这两种证据制度的真实内涵为“证明力的判断方法和证明标准的规定”。据此,我国的诉讼证明模式毫无疑问地应该采取让法官自己去评价证据和认定事实的自由心证模式。  相似文献   
955.
文小中 《传承》2008,(24):114-115
民事诉讼中证明责任分配原则以一般原则为主、证明责任倒置为辅,本文仅就我国民事诉讼中证明责任分配的一般原则略作剖析,联系实例着重分析民事诉讼法第64条的含义及其尚待改进之处,并归纳总结了部分关于完善民事诉讼中证明责任分配一般原则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956.
单位作证是司法实践中的一种普遍现象,其中尤以单位证明的使用最为广泛和富有争议。本文阐述单位证明作为诉讼证据使用的现状,并对单位证明作合法性分析,解读因单位证明的使用导致单位滥用证人权利现象的产生及成因,提出如何规范和引导单位作证行为,限制和约束单位滥用证人权利,以解决单位作证中遇到的理论和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957.
骆军 《中国公证》2009,(6):42-44
认知是对感觉输入的变换、减少、解释、贮存、恢复、使用的所有过程,它通过对表象的分析、判断和信息的加工、集成,以达到还原事实本来面貌的目的,注重的是对问题的归纳、分析、渗透、综合,认知是判断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958.
范晋玲 《中国公证》2009,(12):50-51
真实合法原则是公证的一个重要原则.也是诚信在公证中的基本要求和重要体现。虽然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当事人承担举证责任.但当事人提供的材料有时真假难辨.仅仅利用当事人提供的证明材料.并不能审核相关情况是否属实.这就需要公证机构及公证员向有关单位或个人了解情况.获取第一手资料.从而核查申请公证事项及证明材料的真伪。为确保公证质量,除要求公证员具备相当的业务水平和办证能力外.  相似文献   
959.
毕玉谦 《证据科学》2010,18(5):585-599
在我国的民事诉讼上,证明妨碍行为早已普遍存在并有继续蔓延的趋势,终因我国理论界对此现象未加以应有的重视,并且在立法及司法上严重滞后,使受妨碍人不能得到应有的救济,这种情形严重妨碍了程序上公平与正义的实现。由此,证明妨碍行为成为我国民事证据制度上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960.
吴丹红 《证据科学》2009,17(2):224-227
本次会议主要围绕“推定的界定及其适用”、“刑事证明责任新问题”,以及“证明责任与推定综合研究”三个主题展开讨论,与会专家和学者虽然对推定的具体含义、证明责任的概念以及两者的关系问题存在不同见解,但对于应该在法律上限制推定的范围,以及在刑事司法实践中规范推定的适用等问题,达成了很多共识。证明责任和推定问题本身是证据法上的两大理论难题,这次会议为迎接这个智识上的挑战进行了首次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