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11篇
  免费   65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3篇
工人农民   21篇
世界政治   41篇
外交国际关系   4篇
法律   1847篇
中国共产党   160篇
中国政治   427篇
政治理论   73篇
综合类   501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58篇
  2020年   56篇
  2019年   58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81篇
  2015年   95篇
  2014年   245篇
  2013年   208篇
  2012年   209篇
  2011年   239篇
  2010年   247篇
  2009年   245篇
  2008年   236篇
  2007年   166篇
  2006年   179篇
  2005年   153篇
  2004年   95篇
  2003年   105篇
  2002年   110篇
  2001年   97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991.
近年来,侦查讯问中犯罪嫌疑人的权益保障问题得到了广泛的关注,诸多的理论研究显示出各界对侦查讯问工作的认识存在着一定的偏差。因此,本文以侦查讯问工作的制度性问题为切入点,考察了刑事诉讼对侦查讯问的价值定位,以及现行的诉讼证明模式和侦查政策等制度性问题对侦查讯问工作带来的实质性影响,并从这些制度性问题的内在基础出发,阐述了侦查讯问制度改革应当注意的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992.
《中国公证》2007,(4):59-60
2007年2月7日 新华网海南频道 本网讯公证,是公证机构根据法律规定和当事人的申请,按照法定程序证明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和文书的真实性、合法性的非诉讼活动。作为一项预防性的司法证明制度,公证与社会生活和百姓生活密切相关,成为人们维权的有效途径之一。海南省琼崖公证处12名公证员去年办理了1.8万多宗公证业务,其中不乏非传统“另类”业务。  相似文献   
993.
佚名 《特区法坛》2007,(1):51-51
去年11月17日,在发生家庭矛盾后,66岁的陆缙生亲手掐死了生他养他、与他相依为命一辈子的老母亲、84岁的陆老太,案发后。陆缙生所住的兴隆社区。有人联名以“了解陆家情况的居民”的名义给相关部门出具材料或证明,证明陆缙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孝子,是陆老太脾气不好,才使陆缙生一时失去理智。  相似文献   
994.
邓费建是西南大学生物医学专业专科大三学生.邓波是西南大学生物科学专业本科大三学生.他们兄弟俩的父亲患病、母亲体弱。家庭负债3万多元。为顺利完成学业,哥哥申请得到助学贷款1.28万元.弟弟则获得助学贷款1.32万元。2006年夏天.。兄弟俩的一项决定引起周围乡亲的关注:他们借款办起养猪场。凭借所学专业养了113头种猪。最近猪肉的市场价格比他们入行时每斤涨了1元.兄弟俩常说的一句话又引起人们的关注:“等春节猪出栏时.我们将有稳定的经济来源偿还2.6万元助学贷款.”  相似文献   
995.
我国刑事诉讼的证明对象是犯罪构成要件事实,对犯罪构成要件事实的证明由控诉方承担证明责任,被告方只承担提供证据责任;口供的合法性是犯罪构成事实附带的“争执中的事实”,我国犯罪构成的封闭型结构决定了控诉方应当对此承担证明责任;犯罪构成事实的证明责任分配不仅决定着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证明责任分配,犯罪构成事实的证明标准还决定了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证明标准,控诉方对口供具备合法性的证明应当达到排除合理怀疑的程度。  相似文献   
996.
由于推定具有转移证明责任的功能,因此,自犯罪构成推定功能产生之后,部分要件的证明责任转移给了被告人.这就意味着被告人一旦证明不能,就要承担败诉风险,这显然与无罪推定原则相悖.为了解决这一矛盾,证明责任开始分化为提供证据责任与说服责任.其中,推定转移给被告人的仅仅是提供证据责任,而并不转移说服责任.我国犯罪构成由积极要件构成,缺乏消极要件,从而造成推定机能丧失.为此,需要将违法性要件纳入犯罪构成,以恢复其对证明责任的分配功能.  相似文献   
997.
徐阳 《河北法学》2003,21(4):16-18
对刑事诉讼证明标准阶段层次论提出质疑。从我国刑事诉讼的纵向结构、认识论规律以及外国 的理论与立法考虑,侦查终结和审查起诉的证明标准都不应低于审判的证明标准。但在某个诉 讼阶段的特定诉讼环节上,应设立较低的证明标准,如:逮捕和庭前公诉审查。  相似文献   
998.
诉讼时效关系着诉讼的胜败,意义十分重大.在我国,存在诉讼时效证明责任分配不明确的问题,使诉讼时效的立法目的无法实现,有时甚至适得其反.因此,随着我国民事审判制度改革的深入,在证明责任分配上确立诉讼时效审查时的法官不自动援引原则的基础上,由原告承担诉讼时效未完成的证明责任,被告承担诉讼时效完成的证明责任,这样,既符合诉讼时效的立法目的,又有利于我国司法公正.  相似文献   
999.
提起公诉的证明标准,是指检察机关运用证据证明案件事实所要达到的程度。它是一把双刃剑,如果证明标准规定过高,检察机关就很难有效地控制犯罪,导致安全价值的缺失,因为标准过高使很多刑事案件的证明程度难以达到,导致无法提起公诉而使犯罪嫌疑人无法受到应有的惩罚;另一方面,如果证明标准规定过低,会产生不当起诉,这样就容易使检察机关起诉失败,同时无罪判决率过高也会导致公诉效率的低下和司法资源的浪费等现象。一、我国提起公诉的证明标准的现状我国提起公证明标准的法定条件有三条:(1)犯罪事实已经查清;(2)证据确实充分;(3)依法应当追…  相似文献   
1000.
科学证明侦查原则是现代科学精神对侦查活动所提出的必然要求。侦查活动具有其固有的证明属性,侦查证明活动必须通过合理性证明标准的确立、逻辑进路的正确选择、科学技术的广泛运用、物证优位理念的倡导、意见交涉程序过程的保证等方面体现证明的科学性。科学证明侦查原则也必须在制度上得到明确落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